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互聯網漸漸蔓延到全球以來,原本神秘而缺乏溝通的地球也慢慢地“變小”了,地球這個偉大星球也隨之變化為我們現在熟悉的“地球村”。5月27日在中國北車長春客車股份公司高速車制造基地下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時速可達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車“和諧號”,是當今世界速度最快的高速列車。它的誕生也似乎將“距離”這個詞,在我們的腦海中變得越來越模糊。
如今,我們要分析距離有多遠,已不能單從事物的表面來看,而是要從事物的內部結構、引發的各種現象以及對未來的的影響來徹底剖析。在我國2010年GDP努力保8爭10的今天,在低碳經濟、綠色工業大張旗鼓的今天,在工業化、信息化逐漸融合的今天,在中國已成為無數外商眼中美味肥肉的今天,我們應該冷靜地思考一番,中國的工業企業、自動化企業與國外企業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距離一:他國企業入侵,是攻還是守?
企業是在中國自動化領域已具有一定地位的民族企業,他的領導者在創業時也是無數愛國知識青年中的一位。創業的道路必定崎嶇艱難,但創新發展的路途更是充滿荊棘。在他一心想將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品牌推向國際時,阻礙他的竟是國外對他國企業“入侵”的重重防范。人們對中國產品固有的不良印象雖然是不利于我國民族品牌對外發展的因素之一,但與我國以防守為本的對外政策相比,許多國家并不對外來投資或外國企業入駐后的大展宏圖表示友好,相反地,他們更希望用攻勢來保證自己國內企業的穩定發展。對于這一點,我國無論從態度和最終結果上都與國外產生了距離,這種距離將會縮短還是會繼續放大我們尚不可知,在不能斷言未來趨勢的同時,我們要做好的就是努力發展壯大民族企業,使其產品技術都能在國內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距離二:市場龐大,成全了別人又害死了誰?
六月初,梅賽德斯奔馳會將其特為中國市場改良的E系列高檔行政座駕正式推向市場,奔馳公司還將向北京奔馳投資2億歐元,用以建設產能達到10萬輛的發動機工廠。原因就是中國已成為奔馳全球最大的銷售市場。中國市場已經被全球許多行業的廠商作為了目標或已占有的市場,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消費大國、世界制造工廠,利潤前景可想而知。但在對外貿易上的一次次據理力爭,換來的卻是國人不相信國貨,寧愿選擇高價產品也不會改變自己的觀念。就像是聯想推出了性能和參數都高于iPhone手機的樂Phone一樣,盡管有相當突出的功能和性價比,但中國人依然會選擇價格遠是樂Phone手機兩倍多的iPhone來跟隨潮流的腳步。這也許是中國人血液里就一直流淌的固執與頑強,但這樣的“優點”也換來了我們即將要面臨的通貨膨脹,試問:如此的選擇中國人成全了別人又害死了誰?
距離三:天上不會掉餡餅,不去努力不會有結果
在自動化產業中,我們經常談起的話題都是新產品、工程項目和高端技術,接觸到的多數從業者都是平時忙得不可開交的高知識層的技術人員,這一群體的特點就是特別努力地工作,以至于廢寢忘食,但卻不善于交際,甚至變成了默默無聞。然而,作為自動化產業的媒體來說,我們平時所參加的各類廠商活動并不少。但令人遺憾的是,其中我國民族企業所主辦的活動卻是屈指可數。原因何在?這與我國工業制造業的歷史發展不無關系。曾經的工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多為國有資產,其背景和實力已可想而知。盡管國企、央企這類的大帽子早已摘掉,但他們身上的優點和“惡習”卻無法完全甩掉,這也就成為民族品牌不常搞活動,不努力宣傳和營銷的最大原因。天上不會掉餡餅,哪里也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使自動化行業的媒體人共同的愿望就是看到我國的民族企業可以日益強大,但總不去努力而是等待別人的主動幫助絕不是企業發展的好選擇。
距離到底有多遠?這個問題也許還會困擾我們多年,但只要我們一直都在努力,終將有一天會將距離縮短為零,到那時起,中國的自動化產業必將有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格局也可能會因此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