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年間,由熙熙攘攘變為門可羅雀,自動化展會每況愈下,這不僅令展會主辦方困惑不已,同時,也令業內的同仁們疑惑:自動化展會究竟怎么了?
如果說前些年人氣不旺的現象還僅僅出現在一些小型自動化展會上的話,那么近幾年,這種態勢已經蔓延到了猶如IAC、FA/PA這些昔日自動化展會“老大”的身上。很明顯的感受是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后,幾乎全國各大自動化展會全部縮水,但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來看,這是非常“情有可原”的,可是轉眼已經到了2010年,眼看經濟回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們卻依然看不到國內自動化展會有任何起色。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FA/PA展會和上海IAC展會上,業內大牌企業寥寥無幾,參展的媒體數量倒是有增無減,參展觀眾也沒有了當年的絡繹不絕,甚至有人調侃道:“現在的自動化展會似乎變成了企業之間的見面會,只是告訴對方:我還活著。”于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現象:自動化展會似乎已經逐漸成為展商的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看到經歷10余年發展的自動化展會如今的窘局,心中不免酸澀。透過現象看本質,剖析深層次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自動化展會面臨如今的局面似乎也是一種必然。
首先,信息渠道的多元化造成了展會觀眾的分流。如果說十年前,展會還是廣大自動化人士了解業內行情的重要渠道,那么十年后的今天,展會卻顯得有些“落伍”。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展會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省時、省力、快速的需求。也許,他沒有精力花掉一整天的時間去參加展會了解各種信息,但是,他卻一定可以每天樂此不疲地花掉1-2個小時上網了解相關信息。互聯網在帶給人們諸多方便的同時,也將傳統的信息渠道帶入了尷尬的境地。
第二,自動化市場競爭的加劇。當今自動化市場競爭的激烈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倒回到十年前則是另外一種情境。那時的自動化產業在中國剛剛起步,自動化企業也為數不多。甚至有人形容那時的自動化產業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幾乎所有自動化廠商全部賺到盆滿缽滿。然而十年過去了,自動化市場的形態早已悄然發生變化:由原來的賣方市場轉為了如今的買方市場。在琳瑯滿目的選擇面前,用戶自然有權力計較成本、性能。這種選擇的規律不僅適用于自動化產品,也同樣適用于自動化信息。面對海量的市場信息,用戶在自主選擇時,自然傾向于高性價比的渠道——然而,這并不是展會的長處。
第三,行業導向性發展促使展商轉而投向行業展會。俗話說,術業有專攻。在經歷了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陣痛之后,越來越多的自動化廠商開始將市場策略由起初的產品導向轉為行業導向,他們不再愿意將錢花在大而廣的自動化綜合類展會,而是寧愿將錢花在更有針對性的行業展會上。尤其是近年來新能源的大力發展,導致諸如風能、太陽能等行業展會成為諸多展會的翹楚。
第四,展會自身的“劣質”。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個展會的業務人員奔走于展商之間。但我們卻發現,他們的工作重點似乎只是放在了展位銷售上,而并沒有將如何為展商提供量身訂制的服務以及為參展觀眾提供廣泛而專業的信息上面,這樣舍本逐末的做法也是展會面臨窘境的重要原因。
窮,則思變。自動化展會固然已經到了不可不改變的時候。然而如何改變卻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課題。本刊記者曾經與紐倫堡會展服務(上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曾耀德先生探討過相關問題,他談到:“中國的自動化展會應該逐漸轉變為產品展覽會的模式,將產品當做重點,從而吸引更多的參展商和觀眾。”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發展方向。其實,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就不難發現展會自身也具備諸多優勢。比如它的互動性遠遠超過網絡;比如在展會上觀眾可以真切的看到產品的樣子,甚至可以看到產品在現場工作的情景,而這些是其他信息渠道所無法達到的。所以,只要揚其精華,另辟蹊徑,自動化展會依然有著很大的存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