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將給醫藥行業帶來上千億的市場擴容機會,但并不是所有的醫藥企業都能受益。醫改的根本目的是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所以藥價降低是必然,那些無競爭優勢、依賴低成本競爭的中小企業將被淘汰,而核心競爭力凸顯的龍頭企業將牢牢把握住市場擴容機會而長期受益。
在備受關注的公立醫院改革方面,新方案中提出“推進醫藥分開,積極探索多種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藥補醫機制”。醫改不僅將醫藥分離,還會取消公立醫院對藥品加成15%的收益,醫院收入將大幅減少,而有限的政府投入很有可能無法彌補這部分損失。每年全國醫院用藥大約有4000億元,按15%的提成算,那么醫院在藥品上的利潤就有600億元。現在如果要取消醫院在這一部分的利潤收益,而國家又不能及時補充這一部分錢給醫院,那么醫院肯定會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肯定很大一部分就要讓藥企讓利,那么,那些質量不過硬又無成本優勢的中小企業就有被市場淘汰的危險。
新醫改規定由生產企業直接投標而不是由流通企業投標,將引發醫藥流通企業的洗牌。由于生產企業直接面對終端的政策規制,客觀上加強了生產企業在與流通企業博弈中的優勢,提高了生產企業在藥品流通中的地位;而流通企業處于夾縫中生存的狀態,在博弈中的地位將會下降。流通中間環節將大幅減少,使得藥品流通市場份額將大幅壓縮。流通企業惟一的出路就是做大做強,成為生產企業不得不依靠、醫療機構不得不利用的中間環節。在這個階段,流通企業的洗牌和淘汰將進一步加劇。資金雄厚的大企業必將大力擴張、拓展渠道,而小企業被生產廠家選為配送企業的幾率極小,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新醫改的根本目的,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講,是要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從醫藥行業的角度來來,是要對醫藥行業進行整合、完善和升級,這有利于提高行業可持續競爭力,所以,判斷新醫改對醫藥行業的影響,不能局限于短期,而要從長期看,事實上,醫改對醫藥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具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