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汝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用來形容戴老師也許并不十分恰當,以他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在中國自動化領域中絕對算得上“長者”,可是在他身上,筆者看到了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激情澎湃。采訪這位在智能控制和模式識別領域有著很深造詣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正值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大會期間,總能看到這位長者穿梭于會間的各個角落,這份孜孜不倦,不僅體現在他的學術研究中,也體現在其作為中國自動化領域領軍人物的身體力行中。
采訪之前,筆者對戴老師久仰大名卻從未謀面,對于采訪這位在業內有著資深地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心中既有敬畏,也有著些許的不安。然而,初見戴老師,他和藹、親切的笑容立即化解了筆者心中所有的忐忑。當筆者恭喜他又一次當選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的時候,他謙虛的說:“應該讓年輕人來做的……”。就是這樣一位謙虛、儒雅的先生,數十年來,始終活躍在中國自動化領域的最前沿……
戴汝為,男,1932年12月31日生。1951年考入清華大學,195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后分配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工作師從錢學森先生,兩年后轉到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至今,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0-1982年作為國家首批派出的訪問學者,在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電機系師從國際著名模式識別權威傅京孫(K.S.FU)教授作研究工作。長期從事自動控制、模式識別、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思維科學的研究。
上世紀50年代-上世紀60年代從事工程控制論與最優控制的研究,并將錢學森1954年在美國出版的英文版《工程控制論》譯成中文,于1958年在國內出版,在國內外產生很大影響。同時期在中國科技大學自動化系講授“最優控制”課程。
上世紀70年代最早在國內開展模式識別的工作,完成了信函分揀中的手寫數字識別系統;1983年將傅京孫教授的《 模式識別及其應用 》翻譯成中文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在模式識別的研究工作中,把統計模式識別與句法模式識別有機地結合起來,提出了新的語義、句法模式識別方法,奠定了聯機手寫漢字識別的理論基礎。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展了人工神經網絡及其在知識工程中應用的研究,取得了“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字符識別系統”與“混合型智能系統”的成果。
上世紀90年代初,進行智能控制及綜合集成的研究,以綜合集成法的構思,建立集成型模式識別的理論與方法。通過知識系統及人工智能的途徑,跨入對“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及其方法論”、“人-機(計算機)結合的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以及思維(認知),系統復雜性等前沿領域進行學科交叉與整合的研究。已培養碩士、博士80余名。
在學術上的堅持不懈和執著追求,終成就了其目前在中國自動化領域的地位,談到中國自動化技術所取得的飛速發展,他坦言,“與國際上的學術交流,對中國自動化技術發展產生了非常有利的影響。比如參加國際模式識別大會和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世界大會等,這些都為中國自動化技術與國際先進理論研究的溝通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中國自動化技術取得飛速發展的30年?;仡欉^去,碩果累累,談到未來,戴老師的眼神中流露出了壯年般的激情飛揚。“廣闊的中國市場有著促進新生技術,吸引先進技術的巨大潛力。作為國家工業化和信息化進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和推動力量,自動化技術將在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拓展市場空間,降低耗能污染等方面大放異彩,幫助工業企業早日實現信息化,同時,自動化產品和技術將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得到更新和發展。”
采訪是在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閉幕之后進行的,時間很短,戴老師說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筆者也不忍再過多打擾這位從早上大會召開一直辛苦到傍晚的長者。看著戴老師微駝的背影,那看似單薄的肩膀,承擔了多少我們所不知道的希望與寄托;那斑白的頭發,凝結了多少我們不曾看到的汗水與艱辛。中國院士,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譽,更是一份如履薄冰的責任,這位已近暮年的長者教會我們的除了有學術上的知識,更多的是對人生的啟示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