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圖片
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重要代表,光伏產業在我國發展迅速,并成長為國際新能源市場上舉足輕重的力量和全球光伏產品的主要生產國。但遺憾的是,我國生產出的光伏產品中,竟有9成以上出口國外,形成了“新能源出口、碳排放留下”的節能減排倒掛現象。
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產量占據全球四成
自2005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法》頒布以來,特別是在 “送電到鄉”工程、大型光伏電站示范工程和國際市場的拉動下,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得以迅速發展。
據了解,我國目前已形成包括高純多晶硅制造、硅錠/硅片生產、太陽能電池制造,光伏組件封裝以及光伏系統應用等環節的產業鏈,光伏設備制造及一些光伏配套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成都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申林博士介紹說,目前,國內從事光伏產業的企業數量達到580余家,從業人數約為30萬人。2009年,我國多晶硅、硅片、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產能分別占據全球總產能的25%、65%、51%和61%;太陽能電池產量也占了全球太陽能電池總產量的四成以上;光伏產業出口創匯金額約為158億美元。
據介紹,近幾年來,國內光伏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外資金、人才兩大市場要素,實力不斷增強,涌現出一批諸如天威新能源、無錫尚德、英利等大型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并躋身國際領先行列。
根據歐洲光伏協會的統計,2009年,全球太陽能電池企業10強中,我國企業占據4席。申林說,光伏產業已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可以與國際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參與競爭的產業,是我國最有希望在全球范圍內培育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九成產品出口國外
節能減排出現倒掛
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光伏產業也成長為全球光伏產品的主要生產國,其九成以上的光伏產品都是出口歐美。
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光伏發電產品為主的國有控股企業,在全球光伏市場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已位居全球十大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行列。公司黨委書記趙秀生介紹說,目前公司生產的產品全部銷往歐美市場,幾乎沒有國內訂單。
天威新能源的市場占有現狀就是我國光伏產業市場狀況的一個縮影。相關統計顯示,2008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超過2000兆瓦,其中97%以上出口,主要出口對象為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國家;2009年,出口比例雖然減少,但仍占九成以上。
新能源產品的大比例出口國外,帶來的一個嚴峻現實是,形成了“新能源出口國外、碳排放留在國內”的節能減排倒掛現象。
天威新能源收集的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和歐洲光伏協會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電力裝機總容量為87.4萬MW,其中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僅300多MW,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占電力裝機總容量不到萬分之四。
此外,“出口為主”的市場格局也讓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嚴重依賴國際市場,一旦國際市場出現大的波動,就會影響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天威新能源副總經理張濤博士對記者說,光伏企業充分運用中國制造的光伏產品大量出口,不僅形成了產業發展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給整個行業帶來巨大風險,也使得光伏產品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能源沒有在國內得到補償和再生,沒有讓我國人民享受到光伏發電產品的環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