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6 日,國電聯合動力技術赤峰有限公司工人在松山區工業機械加工園車間制作模具。西部大開發十年來,內蒙古風電產業發展迅猛,致力打造“風電三峽”,建設輻射首都北京的綠色能源大區和能源戰略儲備基地。截至2010年初,內蒙古自治區風力發電裝機容量突破500萬千瓦,到“十二五”末,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 2000萬千瓦。
2003年首輪風電特許權招標迄今,陸上前三類風資源區已基本被各大電力集團圈占殆盡。今年5月開始的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各大電力集團又開始了新一輪對海上風電資源的角逐。在各方激戰正酣之際,同屬國電系的龍源電力與國電聯合動力卻獨辟蹊徑,將眼光遠眺在屬于第四類風資源的低風速風場上。業內人士認為,由于距離消納中心更近,并網問題更容易解決,未來第四類風場將成為各大電力集團投資的第三波熱點。
龍源與聯合動力先行一步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龍源電力已經與安徽省滁州市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未來龍源將在滁州地區開發4個低風速風電場,項目總裝機容量為60萬千瓦,計劃采用1.5兆瓦86米大葉片風機,預計今年年底將實現首臺機組的并網發電。由于滁州屬于第四類風資源區,因此將執行0.61元上網電價。
龍源電力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謝長軍表示,低風速風場投資較普通風場只高5%,通過內部調控可以消化這部分投資增幅,因此回報率與普通項目一樣。未來兩至三年,龍源電力將在安徽、遼寧以及山東興建一批低風速風電場。
除龍源電力外,同屬于國電系的國電聯合動力,也開始涉足第四類風資源的開發。記者從國電聯合動力了解到,目前公司已經與滁州天長市簽署了合作協議,未來將在該地區建設15萬千瓦的低風速風電場。
“天長地區風資源年可利用小時數達1800小時,由于當地缺電,因此基本可實現滿發。經我們測算,這個項目內部投資回報率保守估計在12%以上,已經相當不錯了。”國電聯合動力一內部人士說。
據了解,國電聯合動力還與江蘇省泗陽縣簽署了排他協議,未來將在洪澤湖附近再上馬15萬千瓦的低風速風電場。
除進行低風速風電場開發外,國電聯合動力還依托自身優勢,開始進行低風速風機的研發工作。日前,國內首支1.5MW高海拔、低風速區域風機在其保定基地下線。
公司技術人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與常規風機相比,低風速風機要求風輪直徑更長,輪轂更高,常規風電場輪轂平均高度在65米左右,低風速風電場平均輪轂高度在70米左右。除此之外,風機其他系統也要有所調整,因此較常規風機,低風速風機成本要高出10%左右。
“當然,具體數據要根據不同風場的風資源情況而定。”
低風速風場將成投資熱點
對于何為低風速,目前國內尚無統一定義。
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認為,判斷是否為低風速資源,不能僅看風速高低,還要考慮空氣密度等一系列因素。如果非要下一個定義,可以按照50米高度的風功率密度為指標,所謂的風功率密度是指,風能在單位面積上所產生的功率,單位為瓦特/平方米。
“至于這個指標具體應該是多少,還要依據具體的項目而定。”施鵬飛說。
去年7月份,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公布了《關于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該通知將全國風力資源劃為四類,三北地區之外的內陸地區,基本屬于第四類風資源地區。有業內人士認為,只要是第四類風資源地區的風場,基本上可以判定為低風速風場。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我國低風速資源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南、湖北、福建、云南等地。與三北地區相比,上述地區對電力需求較大,又接近消納中心,因此不存在遠距離送電問題,在上述地區開發風電,除了可以保證風電及時并網消納外,還節省了龐大的電網投資。
國電聯合動力內部人士認為,內蒙古有效年利用小時數可以達到3000,但如果有一半時間處于棄風狀態,實際利用小時數還不到2000,內陸省份的部分低風速風場,有效年利用小時數在1800左右,經濟效益并不比三北地區差。
中國證券報記者還了解到,除國電系外,華電在湖南郴州地區也開始投資低風速風場。施鵬飛表示,低風速風場開發目前尚處于萌芽狀態,但隨著陸上優質風資源圈占完畢,海上風資源競爭愈見激烈,未來各大電力集團必然會將目光投向低風速風場,這將是產業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