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的電從哪里來?它來自中國館頂的太陽能電池“向日葵”,也來自東海大橋邊的大風車,當然也離不開傳統的火力發電廠。面對來源眾多、電流時常變化的電能,世博園區何以能運用自如,使用者感受不到任何異常?
24日,在公眾參與館“相約名人堂——與院士一起看世博”講座上,我國電力系統專家、中科院院士周孝信向公眾揭示了一個小秘密:這全靠智能電網!作為我國第一批智能電網的綜合示范工程,上海世博會上應用的智能電網系統日前已通過專家驗收,成績優等。
智能電網的最大特征就是“聰明”。首先,它具有強大的電能“蓄洪防澇”能力,當電力供大于求時,將多余的電儲存到儲能電站、連上電網的電動汽車里,當用電高峰到來時再將電取出供應。無論來自“向日葵”還是大風車,這些電能都會經過世博園中電能質量測控點、儲能站的檢測與調節,再徐徐通向各個場館。
“和只能單向輸送電力的傳統電網不同,”周孝信院士說,智能電網在送電的同時還能“吸電”。“每家每戶都能將自家太陽能電池發的電賣給電網——電費開銷會減少。”當然好處還不止這些。智能電網的“聰明電表”會自動提示電價,提醒用戶多在便宜時段用電;智能電網“光纖+電纜”的布線模式,還能使網絡與電的應用進一步結合,讓更多家電智能起來。
對于中國而言,智能電網還必須十分“堅強”。周孝信解釋說,我國的水電資源集中在西南部,太陽能資源集中在西北地區的戈壁、沙漠中,而電力的消耗大戶卻集中在東部地區。因此,未來“綠電”的長距離運輸無法避免。“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而且近年極端天氣頻繁,這都對智能電網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孝信說,世博園里的智能電網經受住了高溫、雷電的考驗,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他預計,到2020年,在堅強的智能電網情景下,全社會的停電損失可減少189.5億元。
電力行業一直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戶。我國每年消耗的30多億噸煤炭中,有一半用于發電。美國能源部2010年的一份報告指出,2030年智能電網將實現節能和替代化石能源消費1.07萬億千瓦時,直接減排二氧化碳約3.59億噸,電力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約12%。周孝信希望,智能電網的應用,能使更多清潔能源順暢地奔流在我國的電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