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應樹立的十個新觀念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反映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以人為本,以民為先”和“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科學發展觀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一系列理論創新的總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是我們在新形勢下進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理論依據。列在第一、二位,說明從領導干部、學者,到普通群眾,對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已獲得高度共識。特別是“以人為本,以民為先”,更成為矗立在人們心目中的科學發展的一面旗幟。
對不同人群投票傾向的分析發現,匯總排名第三的“終身學習,與時俱進”,在黨政干部群體的投票中,卻高居第一位。這是不奇怪的。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面對錯綜復雜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領導干部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沉重。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一連用了三個“世所罕見”:“我們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見,我們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所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模和復雜性世所罕見,我們在前進中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也世所罕見。”而必須承認的是,對許多領域我們還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領導干部學習、“充電”的緊迫感是很強的。他們認為,只有在實踐中刻苦學習,終身學習,努力洞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
排名第四到第八的“克服政府包辦一切,發揮民間主體作用”;“根治人治,樹立法治”;“尊重個性,寬容自由,兼收并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人才是第一資源”等,涉及多種觀念,但最本質是兩個:一是“公仆”觀念,二是“為民”觀念。領導干部是人民公仆,按說不是新觀念,但口頭承認不等于在思想上真正確立了。有沒有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平等意識、包容意識、服務意識,就是最實際的檢驗,這也是現代領導觀念的重要內容。而“為民”是我們黨的宗旨,也是樹立新觀念的價值導向。有少數領導干部,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以實用主義態度對待觀念問題。當新觀念與個人利益吻合時,轉變觀念就很積極;當新觀念不能給自身帶來利益,甚至危及既得利益時,就祭出一些冠冕堂皇的舊觀念與之抗衡,這也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有些地方、部門和單位遇到“中梗阻”的重要原因。因此,科學發展觀離不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觀念更新的過程,也是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的過程。對那些只盯著鼻子尖下的利益抓住不放的領導干部,采取“不換思想就換人”的組織措施,有時是必要的。
排名第九和第十的“當官要經得起選查,財產要經得起晾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講了兩個相互聯系的新觀念,就是權力觀和監督觀。它們能進入前十個新觀念不是偶然的,反映了全社會對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執政為民的熱切希望。在經濟成分、就業方式、價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將是長期的、復雜的。在市場化大潮中,每個掌握重要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的黨政領導干部,能否自覺抵制金錢美色的誘惑,克服不平衡心理的沖擊,不受各種官場“潛規則”的影響,實心實意地為人民謀發展、謀幸福,是這三大考驗在黨政領導干部身上最具體的表現。
以上雖不是新觀念的全部,但反映社會各階層呼聲的這十個新觀念,無疑給領導干部的觀念更新樹立了10把最重要的標尺。如果大多數人都能達到這10把標尺的要求,我們社會和黨內的政治生態一定會大大改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也會獲得更為強大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