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克拉瑪依,我多么地喜愛你!你那油井像森林,紅旗像鮮花,歌聲像海洋......”
1956年中國發現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的喜訊令舉國振奮,音樂家呂遠那首《克拉瑪依之歌》隨即傳遍大江南北。而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座沙漠“黑色寶石”之城發生了怎樣的滄桑巨變?
克拉瑪依,昔日的亙古荒原,冰封瀚海闌干,烈炎夏日灼人,“茫茫的戈壁像無邊的火海,沒有草也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1955年7月6日,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的黑油山,八個民族36名工人組成的“青年鉆井隊”開到這里扎營開鉆。10月29日,第一口油井噴出油流。
50多年斗轉星移,在與酷暑、嚴寒、風沙、干旱的抗爭中,一批又一批矢志不渝的鋼鐵戰士,鑄就了“愛國奉獻、艱苦創業、民族團結、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克拉瑪依精神。
1981年原油產量開始連續28年的穩定增長,2002年成為我國西部第一個千萬噸級大油田,2008年全面建成我國第一個數字化油田。目前,克拉瑪依原油年產量超過1200萬噸,天然氣年產量超過36億立方米,煉化規模已達到2000萬噸,成為西部最大的石油石化生產基地。
大漠深處,浩瀚戈壁,一望無際的百里油區,氣勢恢弘的石油石化生產基地,高聳入云的井架,歷史文化積淀與現代石油石化工業生產交相輝映,描繪出一幅幅美麗壯觀的石油工業旅游畫卷。2004年,克拉瑪依油田被命名為首批“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
克拉瑪依市委書記徐衛喜告訴記者,建市之初,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條件異常艱辛,源于極度缺水。經多年努力,2000年引水工程建成通水,城市變得更加富有生機和靈性。如今,城南20萬畝生態農業開發區和10萬畝造林基地、城北長8公里寬數百米的防風林帶共同構成了城市外圍生態屏障和天然氧吧;放眼城中,花團錦簇、綠樹成蔭,水系交錯,疑似江南水鄉;城市空氣質量Ⅰ、Ⅱ級天數占全年的100%;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8.7%,綠化覆蓋率達到42.8%。
而對于游客來說,克拉瑪依是一個神秘而迷人的地方:這里有神秘壯觀的世界魔鬼城,底蘊濃厚的石油文化,氣勢恢弘的石油石化生產作業區,獨具魅力的城市景觀,秀美迷人的白楊河大峽谷和艾里克湖自然風光。
徐衛喜說:“旅游業已成為克拉瑪依經濟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興文化產業。我們要用好旅游文化資源,使大家一聽到石油,就想起克拉瑪依,一提到克拉瑪依,就想到石油石化,依托雄厚的經濟基礎、日臻完善的城市功能、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建設世界石油城。”
專家觀點
全國休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魏小安
資源型城市如何轉型
克拉瑪依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現在正處于輝煌時期。它有7700平方公里、41萬人口,GDP已達到660億元、財政收入41億元,如果按照人均指標,在全國可以位列前三。現在,克拉瑪依市委市政府主動提出發展模式的轉型,無疑是具有前瞻性的戰略決策。
全國現在有200多個資源型城市,其中44個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傳統的城市發展模式,是以資源形成產品,以產品構造產業,以產業聚集城市。而現代模式是依靠金融、信息、科技、人才、市場,形成要素聚集和創造聚集。從發展方式的角度看,經營城市一靠經營資源,是掠奪性的;二靠經營土地,是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收入。這些方式已經走不下去。像克拉瑪依這樣在有轉型能力的時候,及時轉變發展方式,經營文化,經營環境,是發揮優勢,必將開拓一個新局面。
從城市營銷角度看,要有新克拉瑪依之歌,唱出新貌,展示新意;要有新品牌,比如戈壁水城、旅游明珠。但最終目的是創造新生活,即高能源城市,低能耗生活;大戈壁地區,大綠洲建設;大荒漠自然,大文化發展。
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內容,更是旅游的靈魂,而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克拉瑪依50多年的歷史,是一部勵精圖治、銳意進取的奮斗史,是一部披肝瀝膽、眾志成城的創業史,是一部迎難而上、激人奮進的發展史。像這一類老石油基地、工業其地,都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支撐。克拉瑪依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展現,也是支撐克拉瑪依建設的精神脊梁。在旅游中,體驗這種精神,感受這種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精神境界,是最為重要和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