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制造業正處于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從20世紀末開始,世界制造業的中心逐漸向中國轉移,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提高我國的工業化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業內專家表示,當前,發展高端制造業不僅是振興中國制造業的契機,更是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主要動力。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我國制造業正處于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制造業高層論壇上,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以及來自企業的代表深入探討新形勢下中國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與會人士一致認為,中國制造業應立足自主創新,向高端制造轉型;推動低碳發展,向綠色制造轉型;加強信息化建設,向現代服務制造轉型。
從20世紀末開始,世界制造業的中心逐漸向中國轉移,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提高我國的工業化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今,在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發展高端制造業的話題在業內逐漸升溫。如何推動“中國制造”突破價值鏈低端,更是成為近一段時間以來相關論壇、會議關注的焦點。業內專家指出,當前,發展高端制造業不僅是振興中國制造業的契機,更是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主要動力。
高端制造業是突破口
2009年,為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振興規劃和轉型升級政策,為我國制造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莫瑋表示,中國一定要發展自主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用中國裝備裝備中國。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高端制造業是突破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介紹說,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國際產業結構調整,使一些跨國公司將制造企業從中國遷移到周邊國家和地區。不過,該中心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跨國公司選擇繼續向中國大陸轉移產品和技術,而且轉移重點不再是低端制造業,而是區域研發中心和高端制造業,以及為此服務的現代服務業。
自進入工業化社會以來,“制造業興國”就一直是各國倚重的戰略要點之一。目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制造業比重呈現下降趨勢,但高端制造業仍然是這些國家保持世界領先水平的關鍵,也是這些國家發展的重點。
亞洲制造業協會首席執行官羅軍介紹說,美國總統奧巴馬明確提出美國要重新回到“制造業時代”,這預示著美國未來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上。
自主創新能力需提高
工業大國主要靠規模取勝,而工業強國必須要在技術、品牌、管理、創新等方面具備綜合優勢。中國要實現由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的戰略轉型,一定要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
莫瑋認為,我國發展高端制造業,一方面要瞄準全球生產體系的高端,大力發展具有較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的新興產業;另一方面,要立足我國制造業基礎,著力推動鋼鐵、有色、石化、汽車、紡織等傳統制造業由加工制造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將高端制造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范疇,是我國政府科學判斷當前經濟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后金融危機時代積極推動‘中國制造’突破價值鏈低端的重要舉措。”莫瑋表示,要以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培育大型龍頭企業,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為重點,著力自主創新,加強品牌建設,促進集約發展,積極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加快推進工業強國建設。
在積極探索加快發展高端制造業的有效途徑方面,莫瑋表示,要著力增強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積極建設國際領先的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同時積極發展先進的生產性服務業。
沈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孔躍龍認為,中國工業要做強,首先得發展高端制造業,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國際金融危機下,一些國外企業對我國的技術封鎖更嚴,只有依靠自主創新才能發展我國的自主品牌。
談到自主創新,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剡水認為,自主創新對于國內制造企業來說非常迫切。如果不抓緊自主創新,產品技術不能提升,在市場上就沒有競爭力,企業也不可能實現良性健康發展。
高新區率先抓機遇
作為制造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高端制造業具有技術密集、附加值高、成長性好、關聯性強、帶動性大等特點。目前,高新區已經成為發展高端制造業的重要基地。
2009年年底,濰坊高新區提出建設高端制造業先行區、聚集區、示范區的目標。為此,維坊高新區將重點完善LED、光伏、動力等產業鏈條。
今年7月,蘭州高新區與甘肅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總公司、意大利SELI公司就建設隧道掘進機生產基地項目正式簽約。不久后,總投資約15億元,集研發、生產、總裝、配套、售后服務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隧道掘進設備生產基地將在蘭州高新區彭家坪新區拔地而起,實現世界先進盾構機“蘭州制造”。
同樣是在7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與長春市政府共同打造的中航工業長春航空科技產業園落戶長春高新區。該產業園將建5個產業區:航空產業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區、動力鋰電池產業區、先進復合材料件及軌道客車配套件產業區、研發及綜合配套區,重點開發生產汽車零部件、軌道客車配套件、電動客車、新能源產業及裝備、動力鋰電池和復合材料產品、航空、非航空燃調類及閥類產品等。
我國東部發達地區紛紛作出了重要戰略安排。深圳提出了為高端制造業騰出空間的發展思路;上海將保留高端制造業,轉移中低端制造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