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資源消費增加對供應構成最大威脅
比亞迪、新疆金風科技將因中國壟斷稀土資源受益
豐田、日產和MHI可能面臨稀土供應風險
路透香港8月12日電---在制造混合動力車和風力渦輪機,以滿足日益增加的綠色科技需求的競爭中,中國占有明顯優勢: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金屬儲備,且在全球稀土生產中占主導地位.
中國第二大風力發電機組制造商--新疆金風科技(002202.SZ: 行情)生產的渦輪機和獲巴菲特注資的中國汽車商比亞迪(1211.HK: 行情)開發的混和動力車是兩種稀土資源消耗量最大的產品.分析師指出,稀土業正面臨需求膨脹導致全球供應吃緊的局面.
從蘋果APPL.O的iPhone到平面電視,很多電子設備均需用到這17種鮮為人知的稀土元素,所有這些生產設備的廠商都競相從全球年供應量僅有12萬噸的稀土資源中分得一杯羹.
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中國控制全球稀土總產量的97%.
"稀土對于中國來說,就像中東地區擁有的石油資源,"元大證券分析師李敏說道.
澳洲稀土礦公司Arafura Resources (ARU.AX: 行情)的高層表示,到2012年,全球稀土需求量預計將比供應量多出約3-5萬噸,除非屆時開發出新的大型稀土礦源.
自2005年以來,中國一直通過配額和關稅控制稀土出口.中國表示,國內清潔能源和高科技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稀土資源.周三其宣布,2010年的稀土出口配額將減少40%.
"出口限制可能給中國渦輪機廠商帶來優勢,當然主要是成本優勢,"CIMB的分析師Keith Li稱.
他指出,相比國際競爭對手,中國綠色科技企業有確保稀土金屬供應的優勢,因為他們身邊就有稀土資源,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們能更快地、以更低成本拿到長期供應.
中國國內的稀土金屬消費對全球供應構成最大威脅.中國消費的稀土資源占全球供應的比例高達60%,這些資源被用來生產消費者電器、醫療設備和國防武器.而中國已擁有的稀土金屬儲備占到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
中國的貿易夥伴國也對其削減稀土金屬出口配額越來越有怨言,但中國政府鐵下心來要控制國內的稀土市場.
"外國企業或會面臨一些資源供應風險,除非他們決定將生產轉移至中國,"元大證券分析師李敏提醒道.
資源優勢無法確保企業取得成功
雖然中國或會確保一流的綠色科技企業可以獲取得稀土資源,但多數分析師一致認為僅靠這點不足以保證中國清潔科技企業會經營成功.
如果開發出不需要使用稀土資源的新技術,中國的優勢將被瓦解.另外,中國進一步削減稀土出口配額可能會帶來政治摩擦,這可能會迫使中國向其貿易夥伴開放稀土資源供應.
"中國需要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優勢盡快推動科技發展,"前述CIMB分析師Keith Li稱."如果現有科技水平停滯不前,到時候優勢就會喪失殆盡."
不過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還是占有優勢.
目前中國境外有很多正在進行的稀土礦項目,但幾乎沒有幾個能在價格上與中國展開競爭,除非所在國政府提供生產補貼.
中國出產的稀土金屬價格偏低沖擊了稀土生產,導致海外數家稀土礦場關閉.寬松的環保規定和廉價勞動力也讓中國有低價出售稀土金屬的條件.
再者,開發新稀土礦可能最多需要長達十年的時間.
中國內蒙古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111.SS: 行情)正在建立儲量為20萬噸的稀土氧化物儲備.中國媒體報導稱,該公司正在聯手江西銅業(0358.HK: 行情)(600362.SS: 行情)對稀土金屬進行統一定價.
分析師稱,如果供應真像專家說的那樣變得極為緊俏,中國綠色科技企業可能需要主動出擊,親自參與稀土產品的實際生產過程,才能確保獲得供應.
比亞迪就正在尋找新的鋰資源.鋰是生產高性能電池的重要原材料.
歐盟執委會對重要原材料的研究報告顯示,鋰跟其它稀土金屬一樣,其供應在2050年前將趨于緊俏.而該研究的前提假設是多數消費國會棄用耗油車型,轉產新一代節能汽車.
"比亞迪正在全中國尋找新的原材料供應,而不只在四川,"該公司發言人Paul Lin在被問及有關比亞迪在四川省購買鋰資產的傳言時回答.但其拒絕對該傳言中的交易進一步置評.
競爭對手日本豐田汽車(7203.T: 行情)據聞已在阿根廷達成一筆鋰供應交易.而東芝(6502.T: 行情)也計劃與哈薩克斯坦國有企業Kazatomprom成立稀有金屬合資企業.
分析師指出,豐田、日產汽車(7201.T: 行情)和通用汽車[GM.UL]是三家最易受稀土供應緊缺沖擊的汽車商.這幾家廠商各自都推出了混合動力車型,分別是豐田普銳斯(Prius),日產Leaf和通用Chevy Volt.
他們還表示,投資開發直驅風力渦輪機用于海上風力發電的西門子(SIEGn.DE: 行情)和通用電氣(GE)(GE.N: 行情),也可能面臨難以獲得稀土供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