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用李白的這句詩來形容如今中國自動化技術的自主研發之路,一點也不為過。盡管一個接一個的產品和行業類展會相繼舉辦,但冷清的會場與國內、外廠商懸殊的人氣,早已掩飾不住自動化行業內,中、外廠商共同發展時所存在的矛盾。
中國的自動化行業之路走了三十余年,這條路也并非平坦。眾所周知,我國的自動化發展遵循的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然而,其中消化與吸收的時間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長的多。當國外大力發展自動化技術時,我國的自動化行業卻剛剛起步,當我國自動化技術正要騰飛之時,國外又提出了節能減排指標。這似乎也暗示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終將在國外與我國的自動化廠商間打響!
中國的自動化人在艱辛征程中,曾無數次地問自己:為什么提起自動化人們就只能想到西門子和ABB?問題提了多年答案卻始終未變,原因就是它們的技術更先進,這就是中國與國際的差距。近年來,中國作為全球的制造工廠,對工業制造業產品的需求已經不言而喻。但龐大的市場和明朗的前景,更引來無數國際廠商搶占先機。
過去,中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動化廠商總以價格低作為明顯的優勢,來營銷自己的產品,但自從國際廠商紛紛降低價格后,越來越多的用戶再一次將選擇產品的條件設定為產品本身的品質,這自然也不是中國廠商一朝一夕所能趕上的。國際上,低碳和環保的理念更被引入了工業生產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使更多的用戶青睞于國際大品牌。
國際大品牌的自動化產品總被冠以可靠性高、品質卓越這樣的形容詞,而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推廣起來則會四處碰壁。難道真的是中國技不如人嗎?回想當年的四大發明,中國人對全世界科技的進步做出了莫大的貢獻。幾個世紀過去了,中國人血液中依然流淌著執著與拼搏的精神,從未改變的信念使我們更加堅定地要向全世界宣布——中國的自動化產品靠得住!
面對優勢,中國人不該驕傲竊喜,面對劣勢,中國人更不該膽怯退縮。在外國人眼里中國人喜歡妄自菲薄,但也許這種信心不足正因缺少了更多人的支持。我國每年新上馬的工程項目不計其數,更不用提各類工廠中大大小小的訂單,如此龐大的市場機遇等待國內自動化廠商的卻是舉步維艱,用戶們根深蒂固的想法很難用幾件高性價比的產品而改變。另一方面,媒體在其中也擔當了不小的職責。由于中國的市場經濟開始較晚,從而閉塞了很大一部分人對于宣傳推廣作用的認識。特別是在自動化技術領域,以技術研發出身的企業決策者們,還保留著只用產品性能說話的舊觀念,忽視了如今行銷策略的重要性。再者,媒體人對待國外企業的熱情與追捧,和對宣傳國內自主研發產品的冷淡,恰好形成了鮮明地對比。在金錢至上的當今社會,媒體人是否能以公正的態度,重新審視民族企業,是否能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得也更遠一些。
矛盾中求生存并不意味著中國的自動化廠商正陷入困境,相反地,中國市場遠比那些應用自動化技術早已成熟的國家發展空間更大。由此可見,自動化行業的民族企業必定會有良好的發展,并要向著國際市場發起進攻!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0年第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