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相關規劃,到2012年,我國將扶持培育一批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壯大一批綜合性大型節能服務公司。而到2015年,國內將建立比較完善的節能服務體系。圖為前不久天津市大學生參與宣傳低碳活動。 CF
“十一五”前四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4.38%,但完成“十一五”降低20%左右的目標仍然十分艱巨。但從另一方面講,這或許也意味著節能服務產業面臨著巨大的商機。
國家“十二五”節能規劃的編制,把通過建立高位節能目標建立節能減排倒逼機制,作為編制的指導思想之一。隨著“十二五”節能規劃目標的“升級”,節能服務產業角色的重要性開始凸顯。
瓶頸仍在
節能服務產業于上世紀90年代后半期被引進我國,在我國還是個新興的產業,它是運用從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引入的“合同能源管理(EMC)”節能新機制逐步發展起來的。
雖然節能服務產業在歐美國家發展較為成熟,但在近10年里,我國的節能服務產業一直“不溫不火”,產業總體規模不大,發展速度不快。
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會長吳道洪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直言,“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一度緩慢的原因在于,節能服務產業普遍推行的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設備和人力都由節能服務公司承擔。只有當節省下來的能源轉化為利潤時,節能服務公司才能獲得分成。因此,造成了節能服務公司高投入、高風險的局面,發展面臨諸多瓶頸。”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低碳”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節能降耗成為各方普遍追求的目標。國家的支持,也被節能服務行業看作是“春天來了”。
資金助推
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節能服務公司約502家,共實施節能項目4000多個,總投資280億元,完成總產值580多億元,形成年節能能力1350萬噸標準煤。節能服務產業從業人員由2008年底的6.5萬人增加到11.3萬人,增幅達74%。
申銀萬國日前發布報告則提出,2010年節能服務產業產值有望達到800億元,增速有望保持30%~40%,未來行業市場容量有望高達4000億元。
雖然近幾年我國節能服務產業得到較快發展,但從總體上看,產業規模還比較小、發展水平也較低,難以適應當前推進節能工作的需要,節能服務產業依然面臨一系列問題。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節能服務公司“融資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銀行等信貸機構對該產業持觀望態度。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我國發展不成熟,企業發展仍存在較大壓力。 吳道洪分析說,發展的難題主要來自于3個方面:
一是政策缺失。國家有關促進節能的財政、稅收支持都在用戶端,而缺乏對中間服務機構的優惠措施。
二是能源服務公司“融資難”。很多項目完全靠自有資金,造成總體規模偏小。
三是財務、稅收制度不利于能源服務公司發展。合同能源管理的效益在一段時間內一筆一筆地回收回來,但我國的稅收是“10點發生制”,第一筆就須交合同的全額稅款,所以負擔較重。
今年4月,國務院轉發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解決了合同能源管理運作過程中多年積淀的財稅問題,旨在加大對節能服務產業的政策扶持,推進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 吳道洪表示,“中央財政補貼+三稅減免”的財稅政策,不僅在歷來節能政策中力度最大,在其他領域也較為罕見。這是政策給節能服務產業送來的“大紅包”。
6月初,財政部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又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決定在2011年安排20億元,用于支持節能服務公司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在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以及公共機構實行節能改造。
“該辦法是對4月份出臺的《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的具體落實。”吳道洪認為,合同能源管理產業有望成為又一個節能環保領域的生力軍。“根據國家相關規劃,到2012年,將扶持培育一批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壯大一批綜合性大型節能服務公司。而到2015年,國內將建立比較完善的節能服務體系。”
除了下發財政補貼之外,吳道洪介紹說,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等部門也加快了政策細化的步伐,實施細則有望在近期出臺。
或成支柱
節能環保產業規劃的起草,起始于去年全國政協對環保產業的一項專項調研報告。
環保系統的一位專家指出,“環保部過去有環境保護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編制節能環保規劃。但對于單獨的環保產業規劃而言,目前系統內部正在推動這項工作。”
這意味著,只作為國家“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一部分的節能環保產業,今年將“自立門戶”――擁有單獨出臺的發展規劃。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今年初的環保科技工作會議上透露,中央已經明確“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因此,下一步要抓住機遇,大力推動環保產業發展,并爭取出臺環保系統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記者獲悉,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的節能環保產業規劃已經確定,到2015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GDP的7%~8%,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根據《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未來中國環保產業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今年環保產業產值超過1萬億,超過GDP的3%。“十二五”末期將達到2萬億以上。到2020年,環保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但目前,我國環保產業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比如,一些發達國家環保產業的增長率都超過GDP增長率。2003年,美國環保產業總產值為化學工業產值的3倍;2030年,德國環保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歐元,超過汽車、機械行業等成為德國第一大產業。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表示,發達國家環境服務業占環保產業總數的60%左右,而我國則不到30%。
“‘十二五’期間,隨著環境稅費改革,市場化和特許經營制度完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和處理費用征用水平提高,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運行服務市場將迅速發展,環境咨詢、環境設計、環境貿易等服務領域也將進一步擴大。”王玉慶說。
全國政協建議,國家可以盡早發布《關于加快環保產業發展和新技術研發的指導意見》。并同時通過預算內投資、財政獎勵資金等方式支持環保企業技術創新和擴大產能,在稅收政策方面擴大增值稅優惠范圍,加大環保投資基金設立步伐,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這一領域。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初步確定,“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將達3.1萬億,較“十一五”期間1.54萬億的投資額上升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