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首場論壇低碳論壇發出了“低碳行動”的倡議,隨著“低碳世博”在世人面前精彩呈現,低碳、環保等理念越來越受推崇。全球低碳化的浪潮急速來臨,低碳經濟成為熱點問題,應該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內外因的綜合作用力,正推動著我國走向低碳經濟的時代。自然而然,低碳經濟也給環保節能型儀表帶來了新機遇和挑戰。
長期以來,因為技術不達標,我國的環保設備通常都是引用國外的先進設備,國產設備發展參差不齊。為引導環保產業發展方向,相關部門將在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項目中,重點鼓勵開發、研制、生產和使用列入目錄的設備(產品);對符合條件的國家重點項目,將給予適當補助。明確而完整的政策支持將會為環保設備的發展起到重大作用。環保機械作為機械工業中富有活力的新興行業,應該是我國機械工業優化產業結構調整中重點發展的領域。
相關報告預測,到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8800億元,約占同期年GDP的3.4%,環保裝備產值達到1200億元,占13.6%,我國的環保機械行業已經成為發展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
目前,有一些投資公司已經開始投資儀器儀表產業。創投資金投資了一家企業就是提供節能減排技術,可以實現中央提出對于一些高排放的企業減碳40%%~45%%的減排目標。一旦這些基礎企業的技術能夠大面積地應用于實體經濟,低碳經濟必將獲得飛速發展。
向低碳經濟轉型已經是能源行業的大勢所趨,高耗能的設備必定不適合未來能源發展需要,怎樣將先進的技術有效應用到設備上,是儀器儀表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低碳經濟的大趨勢為
儀器儀表行業帶來的不僅是機遇還有更加嚴峻的挑戰。對于儀器儀表企業來說,是否掌握低碳技術已經不是能否抓住低碳經濟帶來的商機的問題,而是能否生存的問題。
總的說來,“低碳時代”的儀器儀表行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掌握低碳技術的企業,不但抓住了商機,更保住了自己的市場地位,反之,不但與機遇失之交臂,甚至會被市場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