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在運、在建核電容量規模全國第一。
陸豐、韶關、揭陽等一批后續項目正加快推進前期工作。
陸豐項目力爭年內拿到“路條”,粵東基地起步。
廣東核電正在加速“裂變”。
昨日,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一號機組投入商業運營,二號機組計劃于明年4月投產。在國家能源局于北京召開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一號機組投產大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表示,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一號機組順利投產,結束了連續幾年核電裝機徘徊不前的局面,隨著今后每年持續有核電站投入商業運行,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的4000萬千瓦規劃目標有望提前四到五年實現。張國寶說,截至目前,國務院已核準34臺核電機組,裝機容量3692萬千瓦,其中已開工在建機組達25臺、2773萬千瓦,是全球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廣東無疑是中國核電發展最為迅猛的省份之一。據悉,在嶺澳二期核電、陽江核電、臺山核電三路并進的同時,廣東一批后續建設項目也正加速推進,粵東陸豐、粵北韶關核電項目已正式向國家上報開展前期工作申請,其中陸豐項目力爭今年內拿到“路條”。隨著陸豐、韶關項目的啟動,屆時廣東將形成以大亞灣核電基地為中心,沿海東西兩翼展開,內陸向粵北延伸的核電均衡布局。專家估計,從鋪開建設的核電站項目到核電裝備制造業,廣東核電產業鏈已現端倪,核電工業有望成為廣東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隨著廣東核電的加速發展,廣東能源結構將不斷優化。
廣東核電具備先發一步優勢
在低碳發展的國際潮流中,當前世界核電進入全面復蘇階段。中國核電能源發展政策,也經歷了從“適度發展”到“積極推進”,再到“加快發展”的轉變。核電發展目標不斷加碼,2007年國家批準了首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成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在最新的規劃調整中,這一目標擬調增到建成7800萬千瓦,在建5200萬千瓦。
對此,有電力專家建議,廣東應抓住國家調整核電規劃的機會,積極爭取國家進一步支持我省核電規?;l展。
省發改委副主任張軍透露,我省正在研究編制全省核電“十二五”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初步規劃到2020年全省建成核電裝機達到3000萬千瓦。
這是基于廣東能源消耗增長與碳減排任務作出測算,根據我省當前能源消耗總量水平及對2020年能源消耗水平的預測,要完成核電規劃提出的“2020年核電提供的能源達到全省能源消耗總量的15%左右”及“實現碳強度減排45%”的目標,我省核電發展目標要到3000萬千瓦,比2006年版的規劃提高了600萬千瓦。
廣東正以規劃為指引,積極有序推動核電規?;l展,保持我省在核電發展的先發優勢。
“廣東是目前國內核電項目在運作和在建最多的省份。”中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說。“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一期、嶺澳二期一號機組共500萬千瓦的在運行核電機組,占了全國半壁江山;在建嶺澳核電站二期200萬千瓦、陽江核電600萬千瓦,臺山核電兩臺175萬機組,在建機組規模達1200萬千瓦,約占全國三分之一。”
而且,通過四次核電廠址資源普查,我省優選核電廠址(儲備廠址)規劃容量達4200萬千瓦,居全國首位。
從大亞灣第一個大陸商用核電站起步,核電發展先行一步的廣東已完成了從高起點起步向規?;l展的轉變,具備快速做大核電規模的良好條件。
裝備制造長足發展中國核電廣東造
從大亞灣核電,到嶺澳核電一期,再到嶺澳核電二期:1%,30%,60%,國產化率不斷提升;79個月,60個月,57個月,建設工期不斷縮短;2200美元/千瓦,1750美元/千瓦,1550美元/千瓦,工程造價不斷降低。
支持這一組數字變化的正是中國核電自主創新的不斷突破,折射出中國核電走出的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自主發展之路。
嶺澳核電站二期采用的CPR1000技術,是在成功建設和運營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的基礎上,堅持持續改進和創新,探索形成的中國改進型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具有技術先進、安全可靠、自主化程度高的優勢。為核電的批量化、規?;l展奠定基礎。
截至目前,國務院已核準34臺核電機組,裝機容量3692萬千瓦,其中已開工在建機組達25臺、2773萬千瓦,是全球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其中有60%采用了CPR1000技術。
在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64%的設備國產化比例基礎上,中廣核集團旗下后續的寧德核電站、防城港核電站設備國產化率將達到80%,陽江核電站將達到85%。
在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建設中,中廣核集團發揮業主的主導作用,支持和協助國內相關企業參與核電設備國產化的進程,推動相關制造企業技術升級。
為提高我國裝備制造企業技術研發實力,中廣核集團聯合東方電氣、上海電氣、中國一重、中國二重等57家設備制造骨干企業,成立了核電設備國產化聯合研發中心,構筑起“以我為主”的核電設備制造與供應體系,逐步打破了國外企業在壓力容器、大型鍛件等核島主設備領域的壟斷,將部分重要設備的國產化進程縮短了8至10年。
目前,中國一重的CPR1000反應堆壓力容器全套鍛件已全部通過評定,自主化制造實現重大突破,徹底擺脫“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解決了制約核島主設備大鍛件無法自主生產這一關鍵瓶頸資源問題。中廣核集團與二重聯手研發百萬千瓦級發電機轉子鍛件順利通過評定,解決了因核電快速發展帶來的轉子鍛件資源緊缺的瓶頸問題,填補了國內空白。
隨著CPR1000技術的成熟,中廣核集團具備了快速復制和同時開工建設運營多個核電項目的能力。
全產業鏈打造提升國際競爭力
核電及核產業屬于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我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能源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有專家指出,要提升國際競爭力,就必須在若干個產業上形成國內頂級、國際一流的水平。廣東的核電產業,極有可能成為我省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柱和重要內容。
依托核電項目建設的優勢,廣東提出“核電與核電產業雙輪驅動”思路,抓緊謀篇布局核電產業發展,廣州南沙、深圳龍崗、江門臺山三個省級核電產業園規劃布局、招商引資全面啟動。以期實現“中國核電廣東造,廣東核電走向世界”的目標。
這一點,廣東的先發優勢十分明顯,國內三大核電業主單位之一的中廣核在廣東,核電設計的先進單位廣東電力設計院抓住了國家“積極發展核電”的機遇,在業內率先開展了10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設計技術的引進消化,搶占先機,目前已拿下嶺澳核電站二期、福建寧德等18臺核電機組常規島設計任務,裝機容量約占全國當前核電開工項目的65%。
在核電裝備制造方面,目前我國三大動力集團之一的東方電氣集團在廣州南沙建成重型裝備基地和出??诨?形成了年產2套百萬千瓦級核島蒸發器、反應堆壓力容器和常規島汽水分離器等核電主設備生產能力。并計劃進一步擴建汽輪發電機總裝車間。核電裝備制造相關企業逐以廣州南沙為中心聚集,省內已有16家企業參與核電站設計、安裝和部分設備供應,佛山、中山等地一批中小裝備制造、機械加工企業列入東方電氣集團配套合作企業序列或中廣核集團國產化設備輔導企業名錄,廣東核電產業整體競爭力正逐步形成。
觀點
突破技術瓶頸
走出去仍需市場機制
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投產為我國核電走出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項目創建了以我國制造業為主導的核電裝備生產供應平臺,真正突破了關鍵核機設備長期依賴進口的瓶頸。中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在大會上表示。
“但要想真正實現我國核電走出去,仍應按照市場化機制,圍繞產業鏈形成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的能力。”賀禹表示。
談及走出去戰略的具體措施,中國核工業集團副總經理邱建剛說,首先要著力加強資源開發,為核工業尤其是核電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核燃料保障體系,要加快核電走出去的步伐,積極推進百萬千瓦核電站的出口,拓寬發展空間;其次大力實施科技興核、人才強企的戰略,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核科技研發,加強創新型企業建設,著力理順科研與生產關系,逐步完善由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組成的軍民融合性的先進的核科技創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