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把去年買的一雙涼鞋穿壞了,送到小區的修鞋店里。店里的伙計收下涼鞋后,熱情地介紹起店里的服務來。原來,這家店不僅能修鞋、擦鞋、洗鞋,還提供上門取鞋、送鞋的服務。臨出門,小伙子遞給我一張店卡,叮囑說過兩天打卡片上的電話,會有人把修好的鞋直接送上門,不必我自己去取了。
想著大熱天的不用再為了取一雙涼鞋出門,心情自是不錯,感慨小店服務之周到的同時,也對小店為什么會積極提供這樣的服務產生了好奇。四下一留意,才發現小區里除了這修鞋店,餐館、洗衣店、包子鋪、小賣店、水果店等等居然都提供上門服務。不想做飯又懶得出門,打個電話直接送餐到家;在家想喝可樂了,打個電話,小賣店送貨送上門……
看來,炎炎夏日樂于窩在家里的“宅男”、“宅女”們,真是可以足不出戶,生活無憂。“宅男”、“宅女”是新鮮的流行詞語,最初主要是指那些依賴于電腦與網絡,不愿多出門的年輕人。
“書桌上方貼著這一帶所有餐廳和超市的外賣電話”;“各大購物網站的忠實客戶,快遞公司對你家地址很熟”;“干什么都聯想到網絡,即使沒事做也經常掛網上”……有網站對“宅男”、“宅女”們的共同特點作出了以上總結。如今,“宅”的含義早已更加擴大了。對于那些樂于窩在家里的人們來說,“宅”,其實只是當下的一種生活方式————別說我懶,我只是喜歡“宅”,樂于“宅”,并且非常“宅”。
小區里的大小店鋪積極“上門”,不過是敏銳地發現了“宅”現象的特殊生活需求,在經營服務方面主動進行了調整。調整帶來的是商機,深入發掘了“宅男”、“宅女”們潛在的消費需求,換來了店里的好生意。
“宅男”、“宅女”雖然不愛出門,不等于與社會隔離,他們關心國家大事和身邊小事,在電腦上看新聞,通過網絡交朋友……餐飲、購物、文化娛樂消費需求更是樣樣不少。
聰明的商家早已紛紛主動找上門去,為人們量身定做了種種生活服務方案。有了淘寶,何必辛苦出門逛街,折磨自己的腳丫,逛逛網店,各種新款服裝、美麗飾品就能盡收眼底,價格更是貨比萬家,總能叫人稱心如意。2009年,我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接近2500億元,同比增長了90%以上。“宅經濟”主要就體現在包括電子商務、在線娛樂、游戲為代表的網絡經濟上,不必出門,輕點鼠標,就可以購物、游戲、看電影、定車票機票、訂餐等,還可以開網店、實現創業夢想。
除了網絡,現實生活中,新的生活方式逐漸著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也正給實體商業帶來更多的變化。麥當勞24小時送餐服務車越來越多地穿梭在各個小區;西單商場、蘇寧電器紛紛開起了網店;快遞業務量持續增長,產業發展迅速……
生活方式改變,與商業模式改變,與新興業態發展息息相關。對于商家來說,誰能最初捕捉到這其中的商機,誰就能在未來發展中占據主動。
有人愿意“宅”在家里,也有人對于出游樂此不疲。不由得想起去懷柔郊游時所見到的情景,在雁棲湖周邊,釣魚、采摘、虹鱒魚燒烤、農家旅館一家連著一家,門口停著的大都是北京城里的車,生意火爆。
北京郊區農家樂為什么能迅速發展?隨著城市私家車的快速普及,周末、假期駕車出行,去郊區走走,呼吸新鮮空氣,體驗鄉村生活,成了不少市民的一種生活選擇。新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新的消費需求,自然會催生新的商業模式。
任何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社會現象和文化現象的出現,都必將衍生出一種新消費生活方式和商業發展模式,乃至發展出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如果商家能夠更多地從關注人的生活方式變化出發,在這個不斷發展的社會中,商機將無限豐富。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2010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