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資本要警惕,尤其是權貴資本,它們造成市場扭曲,使得資本之間的競爭也失去正義性,難以達致帕累托最優的自然秩序。
如何推動可持續增長?
2010年夏季達沃斯會議主題強調,環境要保護,低碳要綠色,經濟要平衡,技術要創新,以此推進可持續發展。
這些我們都很贊同。不過,還存在種種妨礙可持續增長的因素。
我們應對這一問題因時因地給予更深入的內容。為此,我們倡議發展的新倫理,即增長的正義性。因為,沒有正義的增長定為不可持續的增長。
正義的增長
可持續發展,廣為接受的經典定義是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簡而言之,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發展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發展的需要。這一句話,由于微言大義,人們便有了不同的解讀。這五花八門的解讀中,大體都涉及有兩個關鍵詞三組關系,即:當代人發展的需要和后代發展的需要,協調的基本關系包括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之間關系。
但日常關注可持續發展,更多側重代際之間的發展問題,人和生態、經濟間協調發展,而對當代人的發展需求沒有獲得對應的強調,對社會層面特別是當代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注遠為不夠。
這些相對被忽視的,這正是我們要加以強調的。
社會,即是個體的集合體。關注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層面,即關注主體發展需求之間是否和諧,是否可以相容持久。用經濟學的話語來說,是否在社會層面達到帕累托最優,或者次優,是否整體社會福利極大化。我們將此能帶來帕累托最優或次優的增長定義為正義的增長.
做有道德的經濟人
兩百多年前,亞當•斯密相信,人人為自我利益進行奔波交換,在自私自利的引導下,無形之中可以達成自然秩序,達到個體利益間的和諧。
事實上,自私自利并非沒有瑕疵。自私自利是市場主體的本性,追逐利潤是企業至高無上的道德,這就是經濟人理性,這是市場經濟的最高道義。被定義為以利潤為中心的社會組織——企業,成為經濟人的典型代表。好些經濟學家們都這么認為,教科書也大抵如此書寫,這聽上去也言之鑿鑿,很有道理。之所以很有道理,是因為吻合古典經濟學系統開辟以來的經濟人假說,吻合效率的價值取向。
但事實并非完全如此。禍害羸弱病人的假藥,禍害無辜嬰兒的毒奶粉、溶解人肌體的毒龍蝦,無一不是要吃人的。號稱創新但暗含巨大風險的無良金融衍生品、包括眾多理財產品,以對賭的方式,無一不是要你死我活的,往往以小概率贏的權利,引誘他人沉迷其中,從而背負起大概率輸這種不對等的義務。
我們并不反對經濟人,但我們呼吁經濟人同時應是道德人。此時此刻,我們特別呼吁商業道德,發展新倫理,呼吁正義的、可持續的增長,不是利己害人的增長。
管住無良的自由
西方式市場的道德是,法不禁止皆可為,這為創新留下了空間,但也同時為無良者提供了隧道。我們主張市場自由的效率,但并非也意味著接受自由侵害他者利益的無良行為。
金融危機的發生,便與此種“過度自由”不無關系,甚至以公共信用為市場信用擔保,并毫無顧忌地放大風險杠桿,這種金融創新的自由背后,隱藏的是被杠桿化的高風險和不對等的權利義務安排。本身也是非正義的,它會造成多數被洗劫,以損害了他者的發展來獲取暴利,有資料說,美國10%的金融行業從業者,拿走了美國全社會60%的利潤。然后他們高聲而充滿底氣地說,這是憑他們的智慧和創新所應得,財富因他們而創造。
我們要說這樣一個社會是扭曲的,危險的。我們反對。
無良的自由資本要警惕,尤其是權貴資本,它們造成市場扭曲,使得資本之間的競爭也失去正義性,難以達致帕累托最優的自然秩序。如果把權貴資本與平民資本放在同樣一個平臺上,號稱都是平等自由競爭的市場主體,并賦予權貴資本以市場化取向的改革,這必然造成民間資本天生不平等競爭地位,更何況有種種公權時不時介入,失去市場中立的立場而偏愛一方,民退便是一個自然的市場過程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過程有著市場化的道德外衣。這一以市場化為名而扭曲市場的行為,本身就破壞了市場。
呼喚制度正義
種種非正義的增長,都是損人利己的增長,不是損害當代人的發展需求,就是損害后代人的發展需求。都源于自私自利的過度膨脹。
實際上,誠如大家所見,為企業所奉行的財務準則是以產出的經濟收益與投入的經濟成本來計量利潤的。這其中,社會成本被忽略了。如果該產出所耗費的社會成本,大于企業投入的經濟成本,則造成了負的外部性,損害了他者的發展需求。
因此,從社會意義而言,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應盡的義務,必須支出的成本,而不是一種可為不可為的恩賜他者的善舉,額外的支出。而實際上,我們看到企業社會責任更多仍然是一種作秀,而不是內心的贖罪與血液中的認同。
不過,理論上也不是沒有辦法遏制不道德、非正義的行為,依據產權派的設想,如果產權都是可以清晰界定,并且歸屬明確,交易成本為零,反復交易,那么一個帕累托最優是可以達成的,不會有負的外部性,整個社會參與者的福利都可以極大化。而公共部門的存在價值,即是界定和保護產權、降低交易成本、便利產權交易。
促進增長的正義,推動可持續發展,從降低社會成本達致最大效率角度,只有問責公共部門沒有能夠主持正義,沒有能夠有效地界定產權、有效地保護產權,懲罰、規范和預防此類無良行為。
有意見可能要說,你所呼吁的不過是理想狀態,那么便讓我們還有點理想吧,讓我們大聲呼吁正義增長之制度正義。
為此,我們在此倡議,推動可持續發展,需要發展的新倫理,需要增長的正義性。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0-09-11 00:41:58
【21世紀網】本文網址:
http://www.21cbh.com/HTML/2010-9-13/zOMDAwMDE5NzAzO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