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高效節能產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不僅是我國電冰箱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也滿足了消費者日益提高的低碳消費需求。當前,中國電冰箱的產量已經占到了全球三分之一以上。在這樣的背景下,要想使電冰箱產業真正成為低碳環保的產業,就應該努力地從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到輸送全過程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紛紛將低碳經濟作為搶占未來國際市場的制高點和戰略目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促進本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比如英國,在幾年前就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低碳經濟的政策;日本提出了低碳社會的概念,倡導在低碳排放的情況下建立一個富裕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并實施了一系列的相關措施。這些情況都說明,低碳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競爭力。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在國家的政策推動、國際社會的支持和市場競爭機制的拉動下,1999年至2005年間,我國電冰箱的能效水平提高了約28%,能效標準已經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
同時,我國冰箱企業的節能產品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冰箱制冷劑替代中,我國大部分冰箱企業和部分冷柜企業選擇了低碳的替代技術:異丁烷(R600a)制冷劑和環戊烷發泡劑。這種制冷劑和發泡劑的使用大大減少了電冰箱在生產、使用、維修、產品報廢過程當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制冷劑泄漏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冰箱企業過去用的制冷劑CFC—12、發泡劑CFC—11是全球變暖潛值(GWP)較高的產品。在整個替代當中有一些國家用的是替代制冷劑HFC134a和發泡劑HCFC—141b的GWP也是比較高的,我們現在用的制冷劑R600a和環戊烷的GWP基本上等于零。應該說,中國冰箱產業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在過去幾年做了很大貢獻。
我國電冰箱產品在節能和低碳制冷劑技術上的成功,極大地增強了我國電冰箱的國際競爭能力。在行業骨干企業完成替代技術轉換和全面推廣節能技術后,冰箱出口持續多年大幅增長,到2007年達到1900多萬臺,在大約4—5年時間里出口量翻了一番。2009年,在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電冰箱出口同樣受挫。數據表明,在國內市場,在國家“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政策的拉動下,加上冰箱產品低碳、高檔化升級的魅力,農村市場和城市更新換代需求成為冰箱市場新的增長點。2009年,出口占冰箱總產量的份額從2007年的44%下降到25%,而下鄉產品中冰箱成為銷售量最大的品種,占到下鄉產品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強。下鄉冰箱的比例從不到總產量的1%增長到25%。2009年出口在冰箱產量增長率27%當中的貢獻卻是—5%。但當國際經濟緩慢復蘇時,冰箱的出口迅速回到了與國內市場幾乎相同的增速。今年上半年冰箱生產2900萬臺,同比增長28%,出口925萬臺,同比增長26%。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2010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