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經濟特區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廣東、福建落地生根。“窗口、試驗田、排頭兵”,經濟特區從誕生的第一天起,便寄予了改革者們的無限厚望,也承載著打破舊的思維方式、突破舊的體制框架、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路的歷史使命,更標志著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大幕正式拉開,標志著新中國成立后禁錮了三十年的國門真正開啟。
三十年激蕩歲月,三十年滄海桑田。代表“最大的解放思想,最大的改革開放”的經濟特區不辱使命,以舉世矚目的發展業績,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發展奇跡中的奇跡,也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罕見奇跡。深圳從當年人口只有3萬人的小鎮華麗轉身為重要的經濟、貿易、高科技和金融中心城市;珠海從一個落后小漁村變成被聯合國授予宜居城市稱號的現代都市,并正在向全面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邁進;汕頭已經發展成為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廈門從昔日的海防小城發展成為基礎設施完備、城市功能發達、人居環境優越的濱海現代化城市……經濟特區以其輝煌成就詮釋著這一偉大創舉的成功。
曾經是一個制度創新的典范。深圳這個邊陲小鎮貧困閉塞,一江之隔的香港因其富碩和繁榮成了很多人向往和追求的目標。漆黑的夜晚,不少不安現狀的寶安農民跳進冰冷的江水向著對岸的燈光潛游,有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對于富裕生活追求和向往的“逃港事件”直接催生了特區。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促進共同富裕”的思想指引下,以“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和決心,特區人利用特殊的優惠政策先行先試,上演了精彩華美的“春天的故事”,走出了一條改革開放的新道路。土地拍賣敲響第一槌、率先啟動國企股份制改革、發行中國第一張股票……為創新而生的經濟特區,在體制、機制、政策創新中不斷嘗試與突破,創造了無數個“第一”。
制度創新成就了特區的成功,也鍛造出一種創新的精神和品格。經濟特區不僅為中國探索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提供了一條成功的路徑,為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最具價值的可供拷貝的樣本,其從普遍貧窮發展為普遍富裕的蛻變更是激勵、帶動和促進全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更有意義的是,以創新為靈魂的經濟特區還鍛造了一種精神,就是敢闖敢干、敢為天下先、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特區精神。
創新的道路從來就是不平坦的。特區三十年也是激蕩曲折、充滿爭議:從1985年的“特區失敗論”,到1992年姓“社”姓“資”的大討論;從1994年起的特區還要不要“特”下去的爭議,再到2003年由一篇網文《深圳,你被誰拋棄?》引發的大討論,一次討論就掀起了一次波瀾甚至是巨風大浪。但敢闖敢冒的特區人沒有退縮,而是以不竭的探索勇氣和精神思考引領著中國的發展。“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響徹大江南北,“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激勵著每一個渴望變革的人們。
進入新世紀,以深圳為代表的特區,在特區制度比較優勢減弱、資源環境等發展壓力加大、以加工業為主體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競爭力下降等諸多發展困境面前,又以巨大的勇氣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探索科學發展的新模式。從“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時期,深圳更是率先提出建設創新型城市,以良好的創新環境,吸引和凝聚國內外優秀的創新資源,進入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
昔日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今天已成自主創新的領頭羊。在這里,已經初步建立起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為目的,以企業為主體,官產學研資介緊密結合的比較完整的區域創新體系;在這里,涌現了一批像中興、華為一樣跨國經營的自主創新的龍頭企業;在這里,實現了從傳統產業為主導到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轉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了54.9%,更成為全球最重要的3G甚至4G通信裝備生產和技術創新城市。
三十年探索創新,三十年榮耀輝煌。當初改革者們所設定的“窗口、試驗田、排頭兵”的使命今天特區已經圓滿地完成。但是,時代在發展,特區的使命和任務也在改變,探索創新已深入骨髓的特區人更不會停止探索的腳步。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更好地發揮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這是2009年年底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珠海時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賦予特區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崇高使命。
我們希望,在改革開放繼續深入、經濟結構升級轉型的新時期,勇當先行者的經濟特區,一定會肩負起新的發展重任,更加解放思想,以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為雙翼,繼續體制機制創新,強化科學技術創新,加快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實現全面小康的宏偉目標,奮力開拓進取,鑄造新的輝煌。(本報評論員)
本篇文章來源于 科技網|www.stdaily.com
原文鏈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8/26/content_223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