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企業,在尚未完全走出全球金融危機的陰霾之際,又遭遇了勞動力成本上升等挑戰。
2010年下半年,中國經濟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內外部環境。
中國的制造業企業,在尚未完全走出全球金融危機的陰霾之際,又遭遇了勞動力成本上升等挑戰。今年上半年發生的富士康事件、本田停工事件,對中國制造業來說意味著什么?中國制造業又該如何轉型?
8月6日,《第一財經日報》邀請來自政府、學術界、制造業領域的嘉賓,在上海舉辦了“轉型中國——制造業挑戰與機遇” 暨第一期“思合院”沙龍。
儲士家(商務部駐上海特派員):
關于中國制造業轉型的機遇與挑戰,我談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中國制造業亟待轉型。中國制造業的規模雖然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強,過于依賴勞動力、土地等低成本優勢,存在增長方式粗放、結構不合理、缺乏核心技術、產業附加值低、大量落后產能亟待淘汰、綜合競爭力不強等問題。
從產業結構看,我國一些產業集中度過低,大量產業處于價值鏈的低端,嚴重制約了發展。資源能源消耗過多,環境污染嚴重。據世界銀行測算,環境污染給中國帶來3.5%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損失,企業產生的污染70%來源于制造業。此外,我國制造業出口依賴度達40%,國際市場不景氣時,首當其沖受影響的就是制造業。我國制造業出口不僅面臨東南亞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激烈競爭,而且引發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
目前我國制造業發展不僅承受著內憂之困,還遭受著外患之擾。加快轉型已是燃眉之急,成為關系到制造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
第二,中國制造業前景廣闊。制造業作為世界各國重要的支柱產業,始終推動著人類社會文明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本次全球金融危機在嚴重打擊全球制造業的同時,也為新興產業的誕生創造了難得的機遇。低碳產業、綠色產業、節能與新能源產業等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并可能引領全球經濟的新一輪騰飛。這必將促使國際制造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也為中國制造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范圍內能源資源的價值已有所下降。一些國家對我國企業購買能源資源設定的條件有所放寬。我國企業在海外兼并重組的成本有所降低,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也更加便利。這些對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都將帶來積極影響。
從國際經驗看,“用工荒”往往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前奏。從短期看, “用工荒”會造成勞動力成本上升、壓縮制造業的利潤空間,影響制造業出口的國際競爭力。但從長遠看,卻增強了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內在驅動力。
董保華(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我認為轉型對企業可能是機會,但是對員工來說主要是挑戰。
目前在制造業工作的農民工是升級版員工,中央一號文件也有了新生代農民工的說法。而企業還是初級版的企業。中國制造業處于全球產業鏈低端,制造業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裝配環節。農民工成了升級版之后,不再只有生存的要求,還有生活的要求。此外,中國已處于人均GDP超出1000美元的時期,社會矛盾比較復雜。因此,我們非常需要把企業從初級版升級,即剛才說的產業轉型。
目前我國的產業轉型升級,基本上是政府強力主導。當政府在推動企業轉型時,正確合理地控制節奏非常重要。我覺得當下進行的產業轉型有點著急。其實大部分國家產業轉型的概念,是在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時才提出來的,而我國人均GDP目前還未達到4000美元的水平。當然國家可以先做一點工作,這肯定是好事。但這個路還很長,不能太急。當前的制造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應保留,否則我國的就業會出大問題。
最近各地都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掀起了企業加薪潮。很明顯,這個加薪是政府主導的,其實很多企業承受不了如此高的薪資上漲。制造業轉型要講“天時地利人和”,需要合理的節奏。我個人認為,面對社會矛盾,應該控制住過急的情緒,不能寄希望于轉型解決掉所有的社會矛盾。產業轉型非但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還會帶來大量的新問題。一些實行產業轉型的亞洲國家和地區,在產業轉型后基本都告別了低失業率的階段,經濟低迷,社會動蕩,失業率大幅提高,至今未能解決。中國人口多,就業壓力特別大,產業轉型對勞動者意味著挑戰。
中國的問題在哪兒,如何來解決?我認為一方面要堅持技術創新,技術創新首先是制度創新。我們應當拓展社會空間,加強社會保障和人才流動。人才流動不僅會提高效率,而且會提升社會階層,最近的勞動立法可以說是南轅北轍。當今中國是“強政府、弱社會”,富士康和本田事件暴露出了社會管理的真空。我們不應該把整個社會矛盾歸結為“強資本、弱勞工”這么簡單的問題。
表面上看貧富差別好像是勞資問題,其實并不是,貧富差別背后是什么?據《福布斯》雜志的說法,美國前400個富豪中基本沒有房地產行業的,但中國400個富豪當中,有154個是房地產商。誰貢獻了基尼系數?壟斷行業和地區差異。
其實很多矛盾是比較出來的,我國模仿歐洲以解雇保護為勞動立法的龍頭,美國則是以反歧視為立法龍頭。老板完全可以炒一個員工,但不能歧視員工。如果歧視,國家要罰得你傾家蕩產。這一方面保持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競爭力,另一方面也維護了員工的尊嚴。中國的問題是城鄉兩元結構,反歧視才是關鍵。
朱為眾(美國邁克爾斯執行副總裁):
我主要談談制造業轉型的誤區,即中國制造業巨大的軟肋。
根據一家權威的國際消費者調查,中國制造的產品形象是廉價的。世界品牌100強中,中國公司榜上無名。盡管我們中國制造的量很大,但形象不佳,經常聽到國外的人抱怨中國產品的質量。
外國人購買中國代工的產品,并不是奔著中國制造去的,而是看重國外的牌子。因為有了國外品牌,消費者才有信心去購買。
上世紀50年代,索尼公司的愿景是“成為一家因為改變日本產品在全球低劣的形象而最為知名的公司”。我覺得這點值得中國制造業學習。改革開放30年了,制造業、出口行業和整個工業,都必須有一個愿景。
中國制造業存在一個多元化誤區。日本著名的管理大師認為中國的機會太多了,但中國人不懂得專注,所以沒有品牌。所謂品牌,就是一個公司產品和一個消費者之間最短的捷徑。
中國富豪榜中,很多都是搞房地產的。最近認識了一個做工藝品的企業家,他現在把企業交給太太管理,自己在二級城市做房地產,而且是拿自己的企業去進行短期貸款。這種做法無異于玩火自焚。
中國在創新方面也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即誤解了什么叫做創新。創新最重要的含義是以經濟利益為主要目的、用新穎的方式去應用知識。
中國有13億人口,存在大量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要一下子全部轉成做高端行業是不可能的。如果中國只有2億人,完全可以只做高端,但中國有13億人,那就得做低端,做低端我們才可以創造就業。
中國的制造業和出口業,已經到了從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的時候。但千萬不要在倒洗澡水的時候,把可愛的孩子也倒掉了。國家競爭優勢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黃發靜(溫州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
關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我對“升級”還好理解,但對“轉型”卻有點迷惑。所謂“轉型”,是指轉行還是轉移?與我有同感的企業家很多。
我所從事的打火機行業,是最典型的制造業。2008年金融危機后,由于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和勞動力成本提高等原因,現在剩下的打火機企業不到100家。這種情況是我國諸多產業的一個縮影。
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盡最大可能提高員工的工資及福利待遇是應該的,這也是作為企業或企業家的一種社會責任。但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尚未完全消除,眾多企業困難重重,況且原有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依然存在。在這種狀況下,要求企業大幅提高工資并形成一個趨勢,是令人擔憂的。一個企業一夜之間是無法提高產品價格或附加值的,我不知道當前拿什么去應對勞動力成本的急速增加。
一些經濟政策應該因地制宜。中國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如果所有的政策都一刀切的話,就容易顧此失彼。我覺得轉型是一個企業的個體行為。轉型只是一個手段,一種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升級。浙江出口外銷型企業比較多,現在正遭受著痛苦。
我覺得我們應該思考怎樣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產品的文化含量,循序漸進,不要急于求成。升級是最重要的,轉型與否,要根據企業的自身情況而定,因為企業所擁有的技術力量和產品所分布的市場都是不同的。例如打火機行業,如果從溫州轉移到貴州或者甘肅等地,就會造成這個產業無法生存。因為這些地方沒有相配套的產業鏈,我們的企業很難搬到其他地區去。目前打火機在溫州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所以當前這個行業最好的方式是升級,想方設法把打火機賣到100元一個。
我們國家有13億人口,如果都做高端企業和高新企業,傳統企業都丟掉,那可能會有幾億人失業,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非常不贊成說所有企業都搞高端,搞IT、房地產和汽車,而襪子、衣服、鞋子和眼鏡就不去做了。事實上,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絕大部分企業都在從事這些行業,養活了幾億人。我認為,科學發展,就是實事求是,按照實際情況來發展,不能操之過急。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2010-08-20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