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世界矚目,在制造業方面創造了許多世界奇跡。若從學究性談,人們往往談經驗教訓或者說總結經驗的偏多,這是全世界知識分子的通病,但是他們中絕大部分的言論前提一定是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績基礎上提出的,而且主要是針對可持續發展提出問題和建議。就目前制造業而言,我們已基本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成為世界制造大國,但可持續發展的后勁在哪里,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在參加朱高峰院士領導和指導的研究課題中,我們小組認為,從制造業‘大國’到‘強國’,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市場競爭從‘無序’走向‘有序’;生產方式從‘粗放’到‘精益求精’;技術從‘引進’到‘自我’擁有;產品價值量從‘低’到‘中、高’……等等,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李仁涵副主任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制造業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老百姓衣食住行不能離開的主要內容。它反應出來的問題是比較實際和直接的。因此,國家提早布局與支持社會科學的同步發展,對制造業可持續發展極為有利。
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無論是在金融危機中還是在此之后,我國制造業產品的出口將會遇到越來越大的阻力。主要表現為:外貿出口比重下降;外商對華制造業直接投資減少;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再受重視,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提出了“再工業化”,近期內的一個重要表現是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長期目標將體現為再造一個新“實體”;貿易保護主義加劇,除對一國某類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等“傳統”貿易保護手段外,購買本國貨條款也被寫入一些國家經濟刺激計劃之中;傳統產業低成本競爭優勢減弱。面對新一輪的國際競爭,如果依然保持出口導向和粗放增長的模式,我國制造業可持續發展會受到更大的挑戰。
國內需求動力不足
從國內市場需求看,盡管國家相繼實施了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一攬子”計劃,給我國制造業持續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場機會,但內需不足的問題依然凸顯,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遠未形成。2009年上半年,我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7.6%,拉動GDP增長6.2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3.4%,拉動GDP增長3.8個百分點。可見,由于國民經濟一次分配嚴重向資本傾斜,消費率明顯偏低,國內消費不足。
雖然國家已經明確提出擴大內需的具體政策和措施意見,但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努力才能顯現出效果。而且,隨著經濟刺激計劃的逐步退出,大規模建設的速度將逐步放緩,一些傳統制造業產品的需求已經趨于飽和,甚至供大于求。例如,2008年我國鋼鐵工業總產能已經達到6.6億噸左右,而正常固定資產投資條件下國內表觀消費量只有4.3億噸,出口5918萬噸,產能過剩。當然,對于某些新興產業,如電動汽車、新型產品和電子類個人用品、新型生產裝備等,受需求牽引實物量還會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資源、環境壓力凸顯
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主要依賴于高投入、高能耗和高污染產業的發展。能源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將對制造業可持續發展產生很不利的影響。
有關研究表明,如果我國的能源消費增長維持在8.9%的速度,則2020年我國將需要79億噸標準煤,占目前全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一半;2030年將達到186億噸標準煤,是當前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約117%。即使能夠實現每五年GDP單位能耗下降20%,但如果繼續保持目前的經濟結構,要使GDP年增長9%,2020年我國將仍然需要46億噸標準煤,2030年則需要70億噸標準煤,遠遠超出常人所能想像的范圍。
在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方面,我國一方面積極進行環境污染治理,另一方面SO2、CO2等污染物的排放仍居世界前幾位,承受的國內國際壓力與日俱增。中國政府近日公布,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對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結構調整難度加大
結構調整問題不單是制造業本身問題,而是與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機制和體制密切相關。全球金融危機暴發后,一批加工類的勞動密集型(包括貼牌加工)企業受到嚴重傷害,給就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結構調整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當前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區域結構趨同化嚴重,制約了制造業的合理有序發展。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經過多年來努力,我國制造業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但依然存在資源加工工業增長過快;高技術產業在制造業中所占比重過小;流通成本過高,制造企業利潤空間很小,難以支持研發活動等。三是產品結構仍處于低端水平。以機床行業為例,2008年我國機床產量達61.7萬臺,產值139.6億美元,但數控金切機床只有12萬多臺,而其中三分之二是價位較低的經濟型數控金切機床。2006年日本生產金切機床10萬余臺,金額104億美元,平均單臺價格為我國的4.6倍,其中數控金切機床按臺數計占77%、按金額計占88%。四是大企業集團不強、專特精企業缺乏。長期以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存在著:重主機、最終產品和建廠房而輕視基礎性工作,制造能力強,研發能力弱;引進技術多,自主知識產權少;生產產值高,勞動生產率和工業增加值率低;單機制造能力強,系統集成能力弱等。
技術創新體系亟待完善
當前,我國制造業核心技術缺乏、企業大量采購國外技術與裝備、引進后消化吸收仍然很不夠,造成引進—落后—再引進這種反復引進的不合理現象長期存在,技術對外依存度高、國際競爭力弱,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制造業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
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研發投入不足。近幾年,我國科研投入大幅提高,但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2008年我國科研投入4570億元,約占GDP為1.52%,低于美國的3688億美元(2.68%)和日本的1507.9億美元(3.39%)。
二是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沒有形成。從近些年的科研項目實施情況來看,項目承擔單位過于分散,“撒胡椒面”現象還很普遍,同時,企業的研發能力有限,加上利潤導向,對基礎的共性的技術研發積極性不高。
三是行業基礎共性技術研究缺位。“基礎研究→共性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產業化”構成了制造業的技術創新體系。但我國的研究院所和高等學校主要關注是能直接產生效益的產品開發,特別是產業部門的研究院所改制成企業后,忙于自身的生存和應付保值增值的考核指標,使得技術創新體系中的關鍵環節———產業基礎和共性技術研究缺失,導致核心技術無法掌握。近年來,一些政府部門圍繞行業共性技術也采取了相關措施,如建設科學基礎設施和大科學工程,在企業和高校內部建設了大量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但所建這些機構不少由于自身隸屬關系,共性技術研究成果很難在行業中實現共享和擴散。
四是技術創新管理體制不健全。在我國,通過產學研用四方聯合攻關,攻克有代表性的量大面廣的中高檔產品,從研究開發到試制,直到投產應用、改進完善、成熟定型的全過程尚未形成有效的機制保障。由于管理體系分散、低效,研究開發和產業應用環節嚴重脫節,使不少項目進展不順。另外政府采購制度尚不完善,支持自主創新的產品應用政策還缺乏可操作性。
綜上所述,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歷史背景下,在我國“十二五”規劃即將開啟之時,思考我國制造業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緊迫,且意義非凡。
隨著經濟刺激計劃的逐步退出,大規模建設的速度將逐步放緩,一些傳統制造業產品的需求已經趨于飽和,甚至供大于求。(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