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大學主辦的“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報告會”在北大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中國科協副主席黃伯云院士等為2010級北大新生上學術道德教育第一課。黃伯云院士表示,對高校學術不端行為,“要像體育界對待興奮劑一樣嚴肅處理”。
針對近年來我國學術界學術不端行為頻發的狀況,為進一步加強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工作力度,中國科協設立了由14位院士和7位專家組成的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益專門委員會,負責中國科協的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工作,尤其重視在青年學生中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為了給大學生上課,中國科協常委、天津大學校長龔克教授進行了認真備課,他為新同學作了《真實與責任——學術道德與規范的真諦》主題報告。龔克向同學們提出關于高等教育目標的問題,“求學問還是求學位?換句話說,是求本質還是求形式?”他告訴同學們,求學問才是教育的首要目標,而在求學之路上,特別要銘記學術道德與規范的真諦——真實與責任。“求真,就是竺可楨先生所說‘只問是非、不計利害’的科學精神;責任,則強調要尊重保護他人,這里的‘他人’包括環境、自然、歷史、人類等等。”
浙江大學校長楊衛院士剖析了“賀海波事件”的深層原因,告訴同學們要引以為戒。中國科協常委、北京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杜祥琬院士對同學們說,“科學精神的真諦就是八個字——追求真理、造福人類”。他提出,針對學術不端頻發狀況,要建立以自律為核心,制度、監督、文化并舉的樹狀體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乃彥院士以“科研工作中的誠信”為主題,結合自己多年科研工作經驗,向同學們闡釋誠信對于科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