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正處于關鍵時期,新一輪技術突破與產業更替即將來臨。而最具創新活力與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正是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結構調整,引領新一輪經濟繁榮的開路先鋒。如何幫助這些先鋒邁過創新發展的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已為之奮斗了11年————作為早在1999年就批準設立的中央財政專項基金,它以資助初創期和成長初期企業的技術創新產品開發作為切入點,有效緩解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催生了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成長,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培育中做好引導
對處于初創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資金往往是其發展的最大障礙。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在2003年曾獲得創新基金70萬元的資助。目前,該公司已成功開發各系列90多種工作壽命可達10年甚至20年的高性能鋰電池產品,成為我國最大、世界第五的鋰/亞硫酰氯電池制造企業。
曾兩次獲得創新基金共215萬元支持的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是我國專門從事戶外箱式電力成套設備制造的骨干企業,是中國電力行業供用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成員單位,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類似這樣的企業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的資助名單上數不勝數。2009年創業板上市的第一批28家企業中,24家高新技術企業里就有11家曾獲創業基金扶持。創新基金成立11年來,中央財政共投入資金139.5億元,帶動許多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都設立了地方創新基金,2009年基金總額達到36億元,共立項資助了2萬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受資助時,約三分之一是成立不足18個月的初創型企業,約60%是員工人數在100人以內的小企業。在完成驗收的項目中,初創期企業項目的失敗率只有13.6%,遠遠低于國際同類資金支持的項目失敗率。
創新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張衛星說,創新基金帶給企業的不僅僅是資金的支持,更是對中小企業堅持技術創新的信心培育和方向引導。因為每一個創新基金的資助項目都需經過嚴格篩選之后才獲得立項支持,這堅定了受資助企業研發項目的信心和決心,也堅定了其他它機構對該企業研發項目的投資信心。“我們不是簡單的項目成果轉化,而是要伴隨著企業的成長,像‘保姆’一樣及時地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提供高效服務。”
創新基金的服務促進了企業自主研發能力的提高,一些得到基金支持的中小型科技企業獲得了國家重大科技獎勵,部分技術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們在國家重大工程和標準制訂中發揮重要作用,帶動了大批相關行業興起。在“神舟”飛船、奧運建設、“嫦娥探月”和青藏鐵路等重大工程的諸多技術研發中,都出現了創新基金資助企業的身影。不僅是企業,創新基金還帶動了我國高端人才的成長,通過鼓勵各類科研人員進行技術創業,11年來創新基金支持的企業已經創造了超過45萬個就業崗位,一批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科技企業家、新興產業的科技領軍人才紛紛成長起來。
在項目選擇上,創新基金根據國家需求適時調整不同階段的資助重點,始終堅持明確的產業扶持導向。如2008年向紡織輕工等行業傾斜以引導國際金融危機時受影響較大的企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產業升級,今年向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培育和壯大了我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11年來,創新基金支持的無錫尚德、“龍芯”CPU、浙大中控、陜西航天動力、開米股份、點擊科技等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壯大,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已從2萬家增長到15萬家。
管理中加強監督
一個初創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如何才能獲得創新基金的支持?張衛星答,“企業自主申請需要基金支持的研發項目,由專家進行評估,通過后獲得國家資金支持,這是項目立項。立項后企業要與基金管理中心簽合同,確立該項目需達到的技術指標和經濟指標,并得到70%的支持資金。企業需在立項半年和一年后各申報一次進展情況,并于立項兩年后通過專家驗收,再領取其余的支持資金。”
張衛星把這種環環相扣的項目資助金管理模式稱作“鏈式管理”。在創新基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按不同專業方向分組,從項目受理開始,每個項目的各個環節都由一個人員監管到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我們從項目申報到監管,每一步都在網上有記錄,工作人員之間互相監督。”他說,這種方式保證了項目的公平、公正和公開。
這種規范化的監管模式同時也促進了受資助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基金申報時,企業在科技部門或科技中介機構的幫助下,開展完善思路、提煉項目、預測市場、可行性論證、優化機制等工作。項目實施中,企業又要接受基金管理部門的監察并填送報表,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項目驗收時,企業還要受到基金管理部門的嚴格考核。這一過程本身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經過資助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大都利用此契機健全了企業內部組織,規范了管理機構。不少企業增加了董事會,設置了獨立的財務管理部門,建立了質量檢查機構;有些企業建立了符合企業發展階段要求的分配和激勵機制;15%的企業增加了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09年11月發布的一項針對創新基金十年發展績效評價的調查中,被調查的683家項目承擔企業里,96.3%的企業對基金促進管理水平提高方面的作用評價為“大”和“較大”。
以北京天惠華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成立于2001年,當年申報的“全數字化醫用超聲診斷儀”項目獲得了創新基金支持100萬元,北京市科委配套50萬元。創新基金項目的實施,提高了企業的社會形象,對此后進一步融資起到重要作用。項目實施前,公司資產規模47.43萬元,實施后到2005年時公司資產規模即達2732萬元,增長了近60倍。如今該公司產品已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的研發成果———天惠華全數字彩超技術及系統也成為國家“863”計劃和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科技成果。
變革中探索未來
創新基金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走自主創新之路,同時“創新基金本身也在不斷創新”。張衛星說,創新基金的誕生和發展,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1999年,科技部和財政部共同探索公共財政資金支持創新的新模式,創新基金成為我國中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它采取了“三位一體、各盡其職、互相制約”的管理新模式:創新基金的總體目標和實施方案由科技部、財政部共同決策和監督運行;專家咨詢委員會對基金支持的方向和重點提供咨詢指導;項目組織實施由基金管理中心負責。這套管理模式有效地克服了政府基金使用效率低及因管理不善可能出現的腐敗現象,提高了基金的實施效能。
然而,創新基金由于規模有限,還是不能滿足大量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投融資需求。創新基金每年支持的項目不超過6000個,對全國1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講,是杯水車薪。同時,創新基金平均對每個項目投入資金僅約60萬元,只占項目所籌措資金的不足10%,這也說明創新基金的主要功能是示范作用,引導社會資金的投入方向。但創新基金帶動的大部分資金投入仍是企業自籌和地方政府配套,對銀行資金的帶動不夠充分,對風險投資和民間資本的帶動作用更不明顯。
為系統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投融資問題,2005年起,科技部創新基金管理中心聯合有關部門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引導和帶動不同性質和不同類型的資金,有序投入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領域。
為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科技型中小企業,2007年中央財政又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通過對社會創投機構的風險補助、投資保障及階段參股等支持方式,引導其向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資。這是探索財政資金與商業資本有機結合,在財政支持方式上的一次創新。目前,引導基金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引導基金與其他創業投資機構共同設立了19只新的基金,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帶動社會資本超過30億元。同時在中央財政帶動下,地方政府出資設立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總規模已超過252億元。
創新無止境。未來創新基金還將在拓寬自身資金來源、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在股票市場創業板的融資等方面進行探索。張衛星對此滿懷期待:“創新基金是一項著眼于未來的事業,從長遠看,它的重要性將與日俱增。”
上圖 2010中國國際信息展覽會上,參觀者在音樂DIY工作間錄制歌曲。展覽會以“創新引領發展、融合成就未來”為主題,三網融合、3G應用、4G前瞻性技術開拓等成為本屆展覽會的亮點。(新華社發)
下圖:10月28日,國際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現場,參觀者了解上海大學學生設計的體驗式帆船遙控系統。當日,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暨中國物聯網大會在江蘇無錫開幕,舉行物聯網技術與產品展示會、物聯網投融資論壇、國際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