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建成于20世紀50年代的老油田,一個曾經年產只有幾萬噸的小油田,歷經幾十年風雨滄桑又異軍突起,到2005年油氣產量突破435噸,并一躍成為中國四大氣區之一。為了鑄就今天的輝煌,幾代青海石油人前赴后繼、不畏艱難困苦、頑強拼搏,曾做出了不負時代重托的努力。尤其“十五”以來,青海油田公司通過重組改制,新思維引導新出路、新機制注入新省活力、新管理激發新潛力、新突破贏得新發展,秉承創新之本,弘揚開拓之志,堅持油氣并舉戰略,追求效益最大化,實現了從投入型企業向產出型企業的歷史轉變,連續11年被評為青海省財政支柱企業,有力地推動了青海經濟的發展。今天,青海石油人正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顧全大局的愛國精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和為石油而戰的奉獻精神”,為實現油氣年產1000萬噸的宏偉目標,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鑄造著新的輝煌。
日前,青海油田公司總經理黃立功告訴記者:中國石油天然氣股分有限公司在聽取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工作匯報后,對青海油田在“十一五”或稍長一段時間,全面建成高原千萬噸級大型油氣田的發展目標給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建設高原千萬噸級大型油氣田,青海油田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國家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已經明確要加大柴達木等盆地的勘探力度,努力提高原油產量,大幅度嗇天然氣產量,實現油氣并舉。這完全符合青海油田的實際,已成為青海油田實現發展目標的動力,特別是中油集團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青海油田要建成65-7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生產能力,并將進一步加大對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的力度。另外,國家把柴達木列為循環經濟實驗區,青海省正在編制《柴達木循環經濟實驗區循環經濟實施方案》。同時,青海省在“十一五”期間將進一步加大對能源、交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目前正在格爾木建設的30萬千瓦燃機電站、100萬噸鉀肥、60萬噸甲醇等大型工程,拓展了天然氣大規模開發利用的下游市場,這一切均為青海油田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黃立功說,建設高原千萬噸級大型油氣田,青海油田具備了許多有利條件。在資源方面,擁有12萬平方公里的勘探面積,現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2795萬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064億立方米,中國第四大氣區的地位更加牢固。目前,油田油氣年產量已突破435萬噸,并已具備了年產石油300萬噸的儲輸能力和年產天然氣65-70億立方米的資源基礎。經過50年的艱苦創業,青海油田擁有一支能征善戰、敢打硬仗的隊伍基礎,形成了科研機制完善、整體素質較高、創新能力較強的科研基地,這些都為油田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了保證。
據悉,“十一五”期間,青海油田在油氣勘探上將“圍繞兩個重點、實現兩個一”:從而在資源上確保油氣1000萬噸目標的實現。一是圍繞柴西南地區的精細勘探,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億噸,從而實現年產原油300萬噸的奮斗目標;二是圍繞三湖地區尋找生物氣,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000億立方米,從而增強年產天然氣70億立方米的發展后勁。
信息來源:石油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