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北京各個地鐵站出入口的檢票機最為繁忙。公交一卡通一一刷過,伴隨著“嘀”聲不斷,開閘、關閘……每天迎送成千上萬的乘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的流量靠人工售檢票難以想象。支持地鐵檢票機高效、準確運行的是地鐵自動售檢票系統。
這只是軟件改變我們生活的一個例子。學習有教育軟件、工作有辦公軟件、娛樂有游戲軟件……軟件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軟件產業的發展不僅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多彩,各行各業的發展也越來越離不開軟件服務業。
“十一五”期間,我國軟件服務業收入保持高速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軟件產業的規模和實力迅速壯大,即將發展成為萬億元規模的產業。
統計顯示,我國軟件服務業產業收入占國民經濟總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不足0.7%增長到2009年的接近3%。今年前8個月,累計實現軟件服務業收入8286億元,同比增長29.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8個百分點。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預測,今年全年有望步入萬億元產業行列。
“當前軟件服務業已經廣泛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成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礎性產業。”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如此表示。
從“小作坊”到“大產業”
“我國軟件服務業在2000年之前還很弱小,短短10年時間,特別是‘十一五’期間,逐步發展成為一個萬億元規模的產業。”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我國軟件服務業收入9970億元,同比增長25.6%,是2000年的16倍;
其中軟件出口總額196億美元,是2000年的49倍。軟件服務業占國民經濟總值的比重接近3%,而這一數字在2001年僅為0.7%。
伴隨著產業的發展,我國軟件企業逐漸成長壯大,涌現出了以中軟、長城、南天、中創等為代表的一批品牌軟件企業。統計顯示,國內軟件百強企業2009年度完成業務總收入超過2000億元,占產業總收入的五分之一強。
與此同時,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由“十一五”初期以軟件產品和系統集成為主導,形成了以軟件產品、系統集成、軟件技術服務、嵌入式系統軟件和IC設計為主體,更加完整和均衡的產業體系。2009年我國軟件技術服務收入占全行業收入比重為21%,同比增長31.4%。“軟件服務化趨勢明顯,軟件產品的交付模式、商業模式日益向服務化、網絡化轉變,軟件及服務、云計算等方式不斷涌現和走向成熟。”陳偉表示。
軟件服務業規模的迅速壯大,離不開產業環境的改善。“十一五”期間,我國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軟件正版化、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等重大舉措,實施“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等重大專項,有力提振了產業發展。
工信部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先后重點支持了18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公共支撐平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個輻射全國的公共服務平臺體系。陳偉透露,從今年起,工信部設立了軟件公共服務平臺專項,重點支持特色平臺建設、公共服務標準化、市場化運營等,以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效益明顯、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體系,推進面向軟件服務業中小企業的共性支撐服務。
軟件名城聚集效應顯著
2009年10月,南京市被批準為全國首個中國軟件名城創建試點城市。今年9月,工信部正式認定南京為“中國軟件名城”。
據了解,經過一年試點,南京目前已形成了“兩園多基地”的軟件產業布局,聚集了全市85%的軟件企業,實現了95%的銷售收入。
“以中國軟件名城為載體推動軟件產業發展,是軟件產業發展路徑、發展模式和發展方法的探索和創新,是推動中國軟件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重要舉措。”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如此表示。據悉,濟南、成都等多個城市已在試點之列。
我國還加強了軟件產業園區、孵化基地、軟件出口基地和服務外包基地建設,有效促進了優勢企業、成果和項目以及資金、人才等資源聚集。2009年,廣東、北京、江蘇3個省市軟件產業收入超過千億元,成為我國南部、北部和東部產業集聚發展的核心區域;國家軟件產業基地、軟件出口基地占全國軟件銷售總收入的比重超過40%。
自主創新提升產業實力
許多用手機上網的人都使用過UC瀏覽器,這個看似簡單的手機軟件背后也凝聚了不簡單的創新。近幾年來,優視科技專注于UC瀏覽器產品的研發,成為手機瀏覽器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及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家中國公司。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UC瀏覽器取得了下載量超過4億次,用戶超過1億、用戶月瀏覽量超過450億的成績。
優視科技的發展是我國軟件企業自主創新的一個縮影。“十一五”期間,通過實施“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等重大專項,國內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系統整合不斷深化,國有大型企業不斷加大基礎軟件投入,以國有大型企業為主體的基礎軟件縱向產品體系逐步形成,基礎軟件企業資金實力和市場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傳統基礎軟件企業“小而散”的局面得到了較大改善,我國基礎軟件產業體系逐步完善。
智能手機嵌入式軟件平臺研發及產業化取得較大進展。中國移動聯合手機廠商、操作系統開發商以及第三方軟件開發商等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初步建立了運營商主導、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智能終端產業生態環境,并為產業鏈提供了高集成度、低成本的智能終端整體解決方案,全面促進國內智能手機終端產業的發展。
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增強了軟件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據統計,截止到2009年,軟件產業從業人員已經超過180萬人,是2005年的2.23倍。
多項舉措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展望“十二五”,我國軟件服務業面臨著新形勢、新機遇。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產品、新應用、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軟硬件融合步伐不斷加快,軟件服務化、網絡化、移動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軟件產業鏈整合進程不斷加快,國際合作層次不斷提升,軟件產業結構和市場格局不斷調整,產業轉移呈現新的趨勢和特點,將使軟件產業發展繼續保持強勁勢頭。
對于我國軟件服務業的下一步發展,陳偉表示,“十二五”時期,必須關注軟件與硬件、技術與應用、應用與市場、市場與產業的互動關系,緊緊把握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趨勢,面向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領域,建立自主可控的技術和產業體系,培育世界級軟件企業,實現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為此,工信部將加快實施“核高基”重大專項,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完善產業自主創新體系;加快信息技術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加強軟件技術和服務標準、規范推廣;加快建立推廣應用體系,增強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加快軟件產品與服務的良性互動發展,加速產業融合創新和轉型發展;加快培育龍頭企業,優化產業分工與協作,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加快軟件名城、產業基地、特色園區等產業載體的建設,增強產業集聚發展能力;完善技術和產業政策,強化政府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