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路線圖越發明晰。
日前,剛剛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草案稱,未來10年政府財政投入1000億元,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并提出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市場規模達到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等)保有量達到500萬輛。
投資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的正式啟動,將直接催生上下游產業鏈的巨大商機,特別是動力電池行業將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專家分析,即使按照混合動力汽車計算,每輛新能源汽車電池成本至少要6萬元,50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將帶動52萬噸正極材料,41萬噸負極材料,40萬噸電解液的需求。對于國內電池廠商而言,這將是一個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的大蛋糕。
千億巨大商機吸引了產業巨頭的目光,電池廠商“摩拳擦掌”,加快了布局市場的步伐。記者日前獲悉,將于2011年9月19日-21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上海)國際電池產品及技術展覽會”上,電池巨頭,如鴻寶鋰電、七星華創、贏合科技等,都已搶先預訂特裝展位,西恩自動化、吉陽自動化、達力等,也競相參展,充分體現出對行業盛會的高度重視。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上海)國際電池產品及技術展覽會”(CNIBF)是國內規模最大、品質最高的專業電池展,是企業宣傳品牌、推廣產品、擴大交易的最好渠道,在成為企業展示頂尖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構建互動交流平臺的同時,也將成為電池巨頭爭奪市場的重要跳板。
據了解,該展會由中國電子學會、廣東省電源行業協會、振威展覽集團共同主辦,作為中國兩大電池展之一,已經在電池企業及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自2010年4月第二屆展會結束后,CNIBF組委會抓住行業利好態勢,將用500天時間精心籌備第三屆上海國際電池展,深耕全球電池行業市場,規模擴大到兩層,將以2萬平方米面積,成為2011年國內第一大電池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