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了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策部署。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有條件的省份來說,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應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推動科學發展、加快富民強省的突出位置,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省情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之路。
把握形勢、著眼長遠,充分認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意義
搶占未來國際競爭制高點、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必然選擇。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全球產業結構面臨重大調整,傳統產業空間趨于萎縮,新興產業成為各國走向新一輪經濟繁榮的重要突破口。當前,全球經濟與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科技領域孕育著新的突破,各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興未艾。誰見事早、行動快,誰就能贏得先機、掌握主動。面對新的國際競爭態勢,黨中央、國務院適時作出了加快培育發展節能環保、新材料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策部署。湖南省要實現“十二五”時期乃至更長時期的跨越式發展,必須準確把握世界經濟發展大勢,從本省實際出發,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起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發展提供新動力、構筑新支點,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根本途徑。現在,湖南省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初級階段,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比較粗放,資源環境承載力弱,能源消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湖南省承擔著全國“兩型社會”建設改革試驗的重任,“轉方式、調結構”刻不容緩。為此,湖南省提出了“兩型”引領、“四化”帶動(即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的總體戰略,力求走出一條符合本省實際的轉型發展之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產業的技術、知識和人才密集度,是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提升產業層次的有效途徑。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滿足人民發展新期待的重大舉措。市場需求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全面發展有了更多新的期待。從國內外、省內外市場需求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發展關系國計民生的服務型、消費型、環保型產業,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高人們生產生活的質量和水平,有利于拓寬就業渠道、促進民生改善。
因地制宜、瞄準前沿,著力抓好頂層設計
遵循科學發展規律,確定發展七大重點產業。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應遵循科學發展規律,把握好四條原則:一是立足現有基礎,突出優勢;二是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三是瞄準科技前沿,著眼引領未來;四是強化發展重點,集中力量辦大事。湖南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優先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生物、新能源、信息、節能環保七大產業,正是依據上述原則作出的理性選擇。其中,將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文化創意三個產業作為重中之重,優先發展。裝備制造產業是湖南省最大的工業門類,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汽車制造等在全國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正成為湖南現代工業的標志性產業。在新材料產業領域,湖南擁有10多名兩院院士,有色金屬、稀土等戰略性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列,先進儲能材料產業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硬質合金產量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炭/炭復合材料等領域擁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心技術,有條件將新材料產業打造成搶占未來戰略制高點和支撐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的基石。文化創意產業是湖南的一大特色和亮點,已形成一批全國性品牌。所以,應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發展重點,力求在塑造品牌、支撐發展上取得更大進展。
堅持科學統籌,加速實施五大基礎工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把握好當前與長遠、整體與局部、省內與省外、政府與市場等關系,堅持科學統籌、系統推進。有鑒于此,湖南省提出實施五大基礎工程。一是新興產業集聚工程。按照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優化新興產業布局,加快區域集聚發展,培育壯大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充分發揮高技術產業基地的集聚、輻射和帶動作用。二是優勢企業培育工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是主體。圍繞產業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目標,重點扶持100家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優勢企業,組織實施100個技術先進、影響巨大、投資規模10億元以上的重大產業化項目,鼓勵支持一批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并購重組,推動形成“千億航母、百億旗艦、十億骨干”的發展格局,使之真正成為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骨干力量。三是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充分發揮政府“看得見的手”的作用,統籌優化各類創新資源,全面深化與國內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組織實施一批科技重大專項,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共性技術,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和產品標準,加快建立“技術研究、產品開發、應用示范、市場推廣”的完整創新鏈,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四是名牌產品創建工程。綜合運用政策、資金、宣傳等手段,加強品牌創建與保護,鼓勵企業以自主知識產權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制訂,以拳頭產品和知名品牌為紐帶進行并購重組,強化品牌經營,加快建立現代營銷模式,著力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品牌群。五是人才資源開發工程。以實施“百千萬人才計劃”為重點,全面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引進戰略,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和人才資源配置體系,抓緊培養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物,吸引一批留學歸國人員和境外人才來湘發展,打造一支戰略型、創新型企業家隊伍和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隊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各類各層次人才。
優化發展要素,著力打造三大平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還面臨著技術、資金、土地、用工、公共服務等制約。應針對這些瓶頸問題,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推動要素集聚的平臺和載體。為此,湖南省規劃打造三大平臺。一是技術創新平臺。依托省內骨干企業,充分發揮省內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優勢,圍繞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系統集成,建設一批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組建一批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吸引更多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和國家級技術平臺項目落戶湖南,形成多主體、多層次、開放互動、協調發展的自主創新體系。二是投融資服務平臺。加大政府投入,每年設立5億元的財政專項資金,引導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加快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風險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強化信貸資金支持,構建完整的創業投資鏈和有針對性的融資機制,建立投、保、貸互補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撐體系,實現創新資本和創新產業之間的良性互動。三是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對產業技術瓶頸,組織招標攻關;建立健全工業設計、檢驗檢測、試驗試制、技術咨詢和推廣、技術交易、成果展示等科技中介服務體系;高起點建設一批產業孵化器和加速器;加強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建設。通過多方面努力,形成有利于創新要素加快流動、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創新成果加速轉化的市場環境。
強化配套、加強保障,確保戰略性新興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國內外實踐表明,新興產業成長的速度和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產業配套和相應保障工作的力度和水平。只有全方位、高標準加強保障工作,才能確保戰略性新興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強化組織領導,健全推進機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是根本保障。地方黨委和政府應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形成推進合力。湖南省明確由省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負責全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建立部門分工責任制度,探索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體系,并將該產業考核列入新型工業化考核指標體系,督促各地加大推進力度。
強化配套扶持,形成政策合力。這是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工作。地方黨委和政府在貫徹落實中央政策時,應結合本地實際,加快出臺配套扶持政策。湖南省從鼓勵自主創新、加強技術改造、促進“兩化”融合、加快市場培育、增加產業投入、加大融資支持、強化人才支撐、搭建公共平臺、擴大內外開放等九個方面,大力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同時,注意加強政策銜接,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納入地方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與其他各項規劃及政策措施協同呼應,力求形成更大的政策合力、產生更好的政策效應。
強化服務保障,優化發展環境。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政府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湖南省以“創先爭優”、“企業服務年”、“效能建設年”等活動為載體,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具體企業的個性化需求為導向,加快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努力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堅持領導掛點聯系制度,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提供“一站式”服務,實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式幫扶。特別是在項目建設用地、資源能源保障、技術創新支持、知識產權保護、市場開拓等方面加大幫扶服務力度,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加強輿論引導,凝心聚力。應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組織主流媒體運用專題、專欄、專版等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意義和在實踐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參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