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裝備制造業的核心和關鍵,高端裝備制造業被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這使得“中國裝備,裝備中國”和“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理想向著徹底實現的道路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十二五”期間裝備制造業的一個戰略是“調整轉型、創新升級”,一個目標則是“推進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作為裝備制造業的核心和關鍵,高端裝備制造業被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且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支柱產業,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這使得“中國裝備,裝備中國”和“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理想向著徹底實現的道路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改變“低端混戰”的局面
10月2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在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之后,溫家寶總理提出,不但要實現 “中國裝備,裝備中國”,更要做到“中國制造,中國創造”。
今年3月,國內28家重大裝備骨干企業在北京發布宣言,提出“肩負使命,挺起脊梁,中國裝備,裝備中國”的宣言。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莫瑋表示,國家將以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培育大型龍頭企業、建設先進產業基地為突出重點,“積極促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加快推進工業強國建設”。
國內市場占有率較高的昆明機床于10月28日發布三季報稱,目前行業內機床附加值低而且競爭激烈,因此導致公司毛利降低。昆明機床總經理張曉毅介紹說,隨著裝備制造業的梯度轉移,我國已成為世界機床第一大市場和世界第三大機床制造國。但長期以來,國內一半以上的中高端機床市場被進口產品占領,國內2000余家機床制造企業則處于“低端混戰,高端失守”的狀態。昆明機床也并非近期才意識到“低端混戰”的弊病,此前已開始大力開發高端數控機床,并通過限產普通臥鏜、停產門檻較低的立式加工中心等手段,開發出模塊化設計的精密臥式加工中心,產品數控化率曾一度超過80%。
“機床作為‘工作母機’,是為制造業服務的。國內的高端機床特別是重型高端機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化的加深,確實發展很快,某些型號的機床甚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李劍峰認為,“總體來講,我國機床行業的高端產品與工業發達國家的高端產品之間,差距仍然很大。”
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則提出,當前裝備制造業的發展也面臨產能過剩、產業結構不合理、抗風險能力差、技術創新體系不健全、產業基礎薄弱、高端核心技術主要依賴國外等問題。“特別是在機床自動化、復合化和智能化領域。”李劍峰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是由于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技術都來自國外,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加之國際制造業全球化發展戰略的變化,發達國家產業轉移是有限度的,高技術、核心技術不轉讓,而是以跨國公司作為載體進入我國,這就增加了我國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難度。
而要縮小差距,必須邁出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步伐。“之前國家也出臺了部分配套措施,包括鼓勵跨行業重組、鼓勵企業走出去,都是為這一目標服務的。企業應加強產學研結合,夯實自己的發展力量。”李劍峰表示。
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
“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這是從國家戰略、國家安全角度上考慮的。”浙江大學教授祁國寧指出。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必然成為帶動整個裝備制造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陸燕蓀指出,“把高端裝備制造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和發展,是我國走上創新驅動、內在增長軌道的必然選擇,是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的重點舉措。”當前,我國正面臨全球競爭加劇、環境資源形勢趨緊、高級人才短缺等諸多挑戰,因此“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重視,以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來推動整個裝備制造業的振興,更有效地為各領域新興產業提供裝備和服務保障。”
“以海洋油氣田為例,目前國內石油對外依存度相當高,已經超過50%,需要大量進口。而我國在南海等區域有著非常豐富的油氣資源,這些都涉及到國家的核心利益。對油氣田的利用、勘探、開發,是國家戰略方針的一部分,無論是政治利益還是經濟利益,都非常重要。”原上海船舶工藝研究所所長、國家級專家應長春說。
提升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亦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中銀國際的報告稱,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的戰略性產業和工業崛起的標志,是一國制造業的基礎和核心競爭力。比如,根據國際經驗和對我國航空工業發展進度的預期,僅航空裝備工業一項在未來3-5年內就能產出4000億-4800億元,更樂觀的估計稱,到2020年后航空工業產出可達1.6萬億元。“在國際海洋工程裝備市場上,每年的市場需求值約為400億-500億美元,在國內,這一數字則為500億元人民幣。”應長春介紹說。
縮短差距需改善國產化環境
在眾多專家及業內人士看來,縮短差距的道路仍艱難曲折。
“正是由于差距的嚴重存在,國家才會提出提振高端裝備制造業。”在數控機床領域內頗有研究的李劍峰表示,目前我國高端裝備國產化的環境并不理想,主要表現在設備招標中歧視國產設備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用戶強行要求國產化的主機中必須使用指定的國外進口零部件和材料;也有用戶在設備采購過程中,對國產設備過度壓價;還有的用戶夸大宣傳國產化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高于國際同類產品標準的、不切實際的要求增加國產化難度。
在一系列現象的背后,隱藏的或許是對國產高端裝備制造產品的不信任。“很多企業都在介入海洋工程裝備領域,造海洋工程平臺,以及一些輔助設備如鋪管船、起重船等。這些平臺、船只上的裝備,例如海上鉆探平臺,需要海水中固定15-20年不能移動,一旦發生問題,如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對海上油氣設備,如定位裝置、油氣轉換設備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使用時間也非常長。目前相關設備基本由國外大公司壟斷,國內企業只能依靠進口,這些都是我們的軟肋。”應長春說。
陸燕蓀也提及,發電設備制造業中的燃氣輪機與高水頭的抽水蓄能機組,不但設計依靠國外,某些部件亦依賴進口。在他看來,目前應著重解決過度依賴要素投入、經濟效率不高,大企業集團不強,缺乏專、特、精的“小巨人”企業配套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