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至17日,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2006年度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中心任務是研討集團公司的科技創新戰略,請各位科技委顧問和委員對集團公司科技創新戰略提出建議,通過研討進一步明確集團“科技創新戰略”的具體內涵、工作方式、工作任務、工作目標等。29位科技委成員或代表到會參加了會議。科技委主任姚燕主持了會議,向各位委員報告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我國今后15年科技發展的指導方針、發展目標和總體部署,并就集團公司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定位和宋志平董事長對科技創新戰略工作的有關指示,通報了最近公司科技系統開展的一系列工作。
宋志平董事長到會并作了講話。宋董事長首先提到了集團公司對科技創新工作的要求和建材工業目前面臨的科技發展趨勢,指出由于長期以來引進消化的發展模式,企業迅速成為自主創新主體有困難,但中國建材研究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進入集團是一個很好的結合。我們的產研結合工作在石膏板、水泥生產線等的建設中已經有了一些很好的實踐。
宋董事長說,沒有自主技術的工廠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工廠。我們的科技戰略要進一步明晰,技術創新體系要進一步完善,在電子工業用薄玻璃、高檔玻纖、石膏板線大型化等方面需要攻關和提高。不做好這些,在集團國際化的進程中,將可能遇到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問題和糾紛。我們和同行相比,在科技創新方面有巨大的潛力,要通過科技創新增加我們在行業的帶動力、影響力和控制力。現階段集團通過上市、債券等融資手段募集了資金,以后要在科技上增加投入,支持科研,各企業也都要有自身科技投入的意識。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國家科技項目的爭取,要代表行業組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同時還要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
最后,宋董事長談到,要強化兩個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創新成果的保護體系的建設;要大力實施人才戰略,一方面留住優秀的技術人才,一方面要利用市場流動政策吸引外部優秀人才,還要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
在隨后的報告中,歐陽世翕副主任委員介紹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強調了國家對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而推出的政策和措施,建議集團公司要組織論證好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重點領域,和我們應該著重解決的方向,提出我們目前仍然存在科技資源分散、實施科技規劃的措施尚未落實、科研開發與應用之間部分脫節、研發投入不到位、高水平科技人才和綜合性開發人才明顯不足等問題,建議分層次、分階段、分類型落實規劃制定的目標和任務,以重大科研項目來組織隊伍。科技委顧問葛鐵銘、閻盛慈,副主任委員李誼民、徐寧、李建國、同繼鋒先后發言,就TFT玻璃、短流程水泥制造技術、生產線節能環保工藝等研究開發方向和研究院所辦產業、集團國內外科技交流、建立集團技術創新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提出圍繞國家“十一五”科技攻關的相關重點領域和支持方向和建筑建材領域的國家需求,在住宅產業化或工廠化的房屋制造等八大領域重點開展科研、開發和產業化主線或綜合性的項目。
各位委員先后發言,就集團公司的科技創新戰略進行了討論交流。委員們建議,應加強集團在引導方面的推進和促進作用,推進科研院所在創新方面的融合,抓好科技資源的整合(科研院所之間開放實驗室和檢測設施)、集團以外的技術合作、協調好集團產業板塊和科研板塊的合作。
委員們對加強研發經費的投入、設立科技研究開發的種子資金、科技人員的再培養、科技成果的轉化方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
委員們還建議,對技術創新項目的管理應建立動態跟蹤管理制度,項目的評定、成果推廣應用也要有一套嚴格的務實制度,還要建立好的獎金和成果分配制度。可以探討用市場化和風險投資基金等辦法來運作科技投入資金。
各位委員還提出了集團公司今后發展的一些重點開發項目建議和研發方向,涵蓋在資源的綜合利用、余熱利用、主導產品生產線大型化、提高國產化率、外墻外保溫體系、檢測控制技術、軍工產品、新一代紙機等等方面。
姚燕總經理做了會議總結。她提出集團科技創新戰略要根據發言完善,近期修訂完成。十一五科技規劃的實施方案要在下一步落實,可以考慮分兩階段完成目標,并納入集團考核的范圍之中來。姚總要求科技管理部和科技委辦公室根據委員們的建議,抓好上述工作,請各位委員繼續支持集團的科技工作。
科技委是集團公司科技咨詢、參謀機構。各位科技委成員均是集團公司知名科技或科技管理專家,擔任著為集團公司的科技創新戰略諫言獻策的職責.
信息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