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預先設計好的花紋圖案交給“內衣機器人”,它就能根據該圖案自行設計提花工藝流程;產品完成后,“機器人”還會對其進行質量檢驗。近日,武漢紡織大學紡材學院教授鄧中民憑此技術獲得201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
據鄧教授介紹,這個聰明的“機器人”其實是一套“針織物智能化工藝設計系統”。它運用數字圖像分析和集成技術原理,建立起了一套織物的三維立體顯示算法。設計師將各類針織物品的圖案傳輸到這套設計系統中后,它便可以開始“創造性”地經編和提花工作。“就像一些智能機器人有自我修復功能一樣,系統在遇到設計人員的工藝設計錯誤后,也可以進行自我糾錯,減少了次品產生的可能。”
據介紹,這套工藝設計系統于2005年研究完成后,鄧中民教授將其投入了廣東、福建等地10家紡織制品廠的實際生產,結果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以前設計、制作完成一套內衣需要1-2個星期的時間,而現在只需要1~2天。”據悉,僅“智能糾錯”一項,每年就可為這些廠家節省各類費用上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