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關注·高端訪談
開欄的話
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了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七個產業將被重點培育,加快推進。七大產業的總體發展規劃綱要也將相繼編制完成,并于近日陸續發布。
今日起本報推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關注”專欄,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對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涵蓋的具體內容、階段性發展目標與重點、以及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及發展的市場空間等進行解讀。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還應立足推動本土企業的自主創新,培育自主產業的發展,建立國家創新體系,增強公共技術的原始創新,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技術突破。
———高梁 前不久,我國出臺了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隨后發改委提出“三步走”目標,即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左右;到2020年,比重達到15%左右;到2030年前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據初步測算,現在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僅不到3%。市場空間可謂巨大。
就在各部委正在醞釀相關的具體產業規劃及實施細則之際,中國工業報記者專訪了原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國有資產研究中心主任高梁。
應注重自主創新
高梁認為,此次頒布的《決定》,與五年前公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有異曲同工的作用,重點都是搶占下一輪科技經濟的制高點。在目前的國際競爭中,我國不能僅僅強調比較優勢,而應從“經濟依附者”向“經濟主導者”的角色轉換。
高梁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這種角色轉換提供了方向,在具體路線上,我國要更加注重對于自主創新的鼓勵,在《決定》中,關于自主創新的表述不夠明確。
據記者了解,一份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編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導目錄,已經初步確定,正在征求相關意見。目錄是《決定》的細化,而此次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導目錄制定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必須要有重大技術突破”。
按照最新設想,伴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具體目錄的出臺,一方面,政府在財稅、投融資方面將有針對性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能在招標中勝出的企業將享有建立行業標準的優先權。
加強政策研究
高粱表示,要想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技術突破,我國還面臨諸多障礙:一是技術差距,跨國公司有實力很強的研發團隊,在原有技術優勢上不斷研發出一代又一代新產品,追趕起來較為困難。二是市場差距,跨國企業在很多領域已培養了客戶對其產品的忠誠度,對于后進入市場者形成壓力。一個成熟市場的后進入者,有可能血本無歸。三是資金壓力,企業從原創創新,到產業化生產,到推廣初期的探索要克服種種不利因素。四是企業層面的成本控制和營銷能力,我國企業都不及跨國企業。
而破解重重制約是個系統工程,必須從體制上推動科技界和經濟界的共同創新。高梁表示,對于公共性技術難題,要形成國家創新體系,由政府出面協調,進行資源配置,形成官、產、學、研、用的平臺,集中優勢資源破解難題。公共性技術難題可能涉及到材料、工藝、技術等多方面因素,單靠一個企業根本無法完成,這是一項長期的投入,是個系統工程。
除上述指導目錄外,國家還將在“十二五”規劃中,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專門的規劃,并且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七大重點領域有專門的子規劃。這將進一步明確某一產業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任務,引導社會資源的有效投入,并為此營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
高梁最后提醒,相關科技政策也需要進一步認真研究,確實扶植自主產業的發展。“WTO中有這樣的條款:競爭性技術研發,不允許政府的資助。但很多國家都以變相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好好研究各國的科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