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深圳高新區北區太陽能中央供熱水系統進入安裝實施
在近日啟動的“智光杯·中國節能服務萬里行——貴州行”活動中,通過合同能源管理(EPC)幫助用能企業降低能耗水平的市場化節能機制受到貴州企業的追捧。啟動儀式上,由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精心打造的“節能服務聯合艦隊”集聚先進的節能技術、綜合節能解決方案、國內外金融機構和節能服務專家團隊等產業資源,與貴州省一批用能單位就節能診斷、項目評估、合作等展開交流合作,簽訂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項目上百個,拉動節能投資40億元。
貴州只是近期中國節能服務市場紅火局面的一個縮影。在河北、江蘇、云南等多個省份,合同能源管理同樣開展得風生水起。無論是在水利、電力領域,還是在農業、煤炭、化工領域,采用該機制的企業能耗都得到大幅降低,節能率一般在10%-40%,最高可達60%。業內專家表示,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國進入高速發展期已成定局。
政策利好
所謂合同能源管理,就是節能服務公司與愿意進行節能改造的用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用戶提供能源效率審計、節能項目設計、原材料和設備采購、施工、監測、培訓、運行管理等一條龍服務,并通過與用戶分享項目實施后產生的節能效益實現盈利和滾動發展。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表示,過去節能減排工作的效果和實際需求差別甚大,主要在于資金、信息以及意識等問題的限制。一方面,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國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尚未建立起為社會廣泛接受的商業信譽,市場融資舉步維艱;另一方面,企業不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經營運作,對可行性抱有疑慮。他認為,如果能妥善解決這些問題,以前沒有充分挖掘的節能潛力完全可以發揮出來。
2010年4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發改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指出,地方各級政府要將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節能服務產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著重強調要采取稅收減免的方式扶持、推動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如節能服務公司實施的符合稅法有關規定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2010年6月3日和10月19日,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兩次下發關于財政獎勵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有關通知,從財政補貼上推進EPC項目的實施。受到種種利好政策的帶動,大型國有企業、跨國公司等紛紛成立節能服務公司,大舉進軍節能服務市場,這其中甚至包括南方電網、神華集團這樣的“巨無霸”企業。截至目前,2010年中央財政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的20億元專項資金已下撥完畢。
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副主任諶樹忠分析,財政扶持政策的頻頻出臺將推動更多用能企業從“要我節能”變為“我要節能”。現在由政府牽頭大規模推廣合同能源管理,讓各方都嘗到市場化節能服務的甜頭,節能減排的春天真的到了。
現實成效
在未來1-2年時間內,貴州用能企業通過專業機構提供的節能服務有望節約標準煤2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00萬噸。在“智光杯·中國節能服務萬里行——貴州行”啟動儀式現場,貴州省節能減排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張應偉表示,推進合同能源管理、打造節能服務產業將成為貴州節能工作的重頭戲。
據介紹,通過合同能源管理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貴州企業能源成本大幅降低,如貴陽特殊鋼廠循環水節能改造項目實現綜合節能率40.56%,遵義煙廠空壓機節能改造項目實現節能率28.8%。圍繞企業的整體結點增效、熱電聯產節能增效、余熱余壓發電利用,“中國節能服務萬里行——貴州行”活動冠名方廣州智光節能有限公司計劃投資3億-5億元協助企業實施改造工程。據初步估算,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節約電量6億千瓦時,相當于建設一個100MW綠色能效電廠。
不僅是貴州,在起步較早的湖南,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也發揮著積極作用。如株洲火炬工業爐有限公司對株冶集團年產4000噸的熔鉛爐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節能技改,項目連續運行兩年來,噸鉛平均煤氣單耗由改造前的240立方米下降至120立方米,熱效率大幅提高至50%左右。2010年下半年,湖南省懷化市還專門制定了由政府牽頭的“節能降耗預警應急調控方案”,將節能降耗目標分解落實到13個縣(市、區),并與企業簽訂目標責任書,通過行政手段推動合同能源管理“遍地開花”。
統計顯示,2009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實現總產值587.68億元,同比增速40.83%;綜合節能投資360億元,相當于節省1757.9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133.85萬噸。同時,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實施節能項目的節能服務公司增長到502家,從業人員增加到13萬人。
諶樹忠表示,節能服務公司的利潤來源于為耗能企業節約的一部分用能資金;用能企業不需投資就能節省能耗支出,降低成本;金融機構通過給節能服務公司提供貸款既有錢可賺又能提高其綠色信貸規模。隨著能源成本、環境成本的攀升,節能需求越來越多,專業化、市場化服務有利于推進產業的持續和穩定發展。
據專家推算,2010年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產值將達到800億元,增速保持30%-40%,未來行業市場容量有望突破4000億元。
未來之路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來自企業的熱烈回應,中國的合同能源管理從此就能萬事大吉嗎?中國人民銀行節能減排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辛小光表示,現在制度的障礙已經破解,但還須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合力。
據了解,在中國節能服務市場上活躍著不少民營企業,它們較早地進入市場,10多年來為節能產業發展壯大做出了貢獻,但目前逐漸面臨被邊緣化、被迫退出市場的的危險。
“國企在扶持政策出臺前按兵不動,進入之后主要從事與自身產業相關的工業節能領域,憑借資金和技術優勢很容易占據競爭優勢,這不公平。希望政府能在稅收、融資渠道、補貼等方面對民營企業有所傾斜。”諶樹忠認為,中國的節能事業任重道遠,鼓勵和支持這些民營企業繼續從事節能服務將使社會和整個國家受益。
同時諶樹忠也表示,民營節能服務公司要想做大做強,一是要定好位,提供專業化服務,守住自己的根據地,先生存才能發展;二是要提高服務意識、服務水平;三是要技術創新,才能保有持久的生命力;四是要充分利用產業政策;五是要揚長避短,積極與大公司整合。
企業的信譽環境是阻礙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的另一大“攔路虎”。項目完成后,一些缺乏誠信的企業往往找出各種理由和托詞拒絕將節能效益支付給節能服務公司,因此導致節能服務公司虧損甚至破產的案例時有發生。粗略統計,最終不能收到錢或者只能收到部分錢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大概占20%左右。
由于節能服務公司承受著項目管理的主要風險,在目前企業納稅、欠薪等信用信息尚無法公開披露的情況下,這無疑影響住了節能服務公司大展拳腳的熱情。另外,市場上節能服務公司的經營資質也良莠不齊,有的公司以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為由大肆推銷產品;有的公司技術和解決方案落后,節能效果不明顯,最后讓用能單位敬而遠之。
部分專家表示,要改善這種局面,恐怕還要依靠信息披露機制與激勵、問責機制。只有建立、完善相應的規范和標準,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國的發展道路才能更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