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晶硅現貨價格水漲船高的刺激下,概念輪回之術再度顯靈。昨天,一篇“多晶硅現貨價突破110美元”的報道直接將昔日概念多晶硅送上再次暴漲的直通車,板塊以5.50%的漲幅成為概念板塊毫無懸念的冠軍。老概念新說法,多晶硅后市會有怎樣作為?昨天,記者采訪了業內人士。
背景
量價與門檻齊高
進入2011年后,由于一季度是傳統的供應商囤貨期,多晶硅與硅片的價格一路攀升。根據昨天媒體援引國內一家大型多晶硅生產企業的管理人員透露的數據,近日的多晶硅硅料現貨報價已達到每公斤114美元(約合750元人民幣),較去年年底漲幅又出現較大攀升。
漲價背后是行業供求緊張的現狀。國聯證券新能源組分析師楊平指出,自從2009年9月國務院38號文(指《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 引導行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出臺后,國內多晶硅審批項目基本陷于停滯,2010年由于下游光伏市場的需求爆發,我國多晶硅仍有一半以上需要進口,因此我國多晶硅行業目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但同時存在由于低水平高耗能的項目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悖態。
其實,楊平所指早已引起主管部門重視。今年1月底,工信部等聯合發布《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以下簡稱“《準則》”),對多晶硅行業的準入條件予以細化,從而為多晶硅行業的做強做大建立了標準。
解讀
門檻提高 帶來集群效應
中投證券電器設備行業分析師認為,長期來看,《準則》將助推低成本規模化企業勝出。一些高能耗高成本小規模的廠商產能將會關閉,但此類廠商本身體量很小,對實際市場的供需影響有限。
準入條件有利于促進企業更快達產以達到相關指標,未來新上項目則會傾向于以較大產能規模申報,均有利于行業形成集群優勢。因此,長期來看,準入條件利于行業加速整合,低能耗低成本方向最終有利于終端組件成本的降低。
宏源證券新能源與電力設備行業分析師指出,今年前兩月,美國工業光伏發電成本延續此前的價格下降趨勢,美國及歐洲市場125W及以上光伏組件價格也呈現下降趨勢。
從2011全年來看,作為光伏產業鏈上游的多晶硅價格并不具備繼續上行的供需條件,歐洲光伏需求下滑,從組件傳導到多晶硅后其價格將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但由于全年整體市場表現供需仍較為平衡,因此多晶硅行業仍能維持較好的盈利水平。
市場
多晶硅卷土重來
在戰略性新興性產業大為風光的2010年,作為新能源重要分支的多晶硅早已乘著政策的春風狠狠地火了一把。從去年7月初到10月底,在龍頭股天威保變、精功科技等的帶領下,多晶硅經歷了從“跑龍套”到“男主角”的角色蛻變。
昨天的上證指數開盤之初并不給力,然而多晶硅概念內個股卻不懼大方向未明的風險,一路沖著高高在上的榮耀奔去。期間大盤漲漲跌跌幾經回調,多晶硅板塊均未見低頭,精功科技、樂山電力等更是以“強者恒強”的姿態堅持領漲。
截至昨天收盤,多晶硅板塊個股全線收陽,板塊漲幅更是以5.50%的壓倒性優勢冠壓概念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