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服務業的繁榮發展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對于加強和改善供給,擴大就業,拓寬服務消費,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十二五”時期,我們一定要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加快壯大服務業規模,全面提高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
服務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趨勢。20世紀60年代初,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重心就開始轉向服務業,產業結構呈現出“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總趨勢。隨著社會分工程度的高度發展和經濟轉型進程的加快,發達國家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不斷投入技術、知識和人力資本,使產業結構不斷地趨向“軟化”,實現了經濟的高度服務化。服務業為發達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創造了較高的勞動生產率,使其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占據全球價值鏈的高端。
我國服務業實現較快發展
“十一五”時期,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快速發展,我國服務業主動適應經濟轉型升級、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要求,在經濟增長貢獻、就業吸納、結構優化升級、集群化發展、新興業態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較顯著的成績。
——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穩步上升。“十一五”時期,我國服務業規模總量不斷擴大,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穩步提高,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據統計,2009年我國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4.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3.4%,與“十五”末的2005年相比,分別增加7.3萬億元和提高2.9個百分點。
——服務業吸納就業的功能不斷提升。隨著一批高就業貢獻率服務行業的迅速發展,我國服務業就業保持著穩定的增長趨勢,吸納就業的功能不斷增強,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社會新增人員就業的問題,同時吸納了大量從第一、二產業轉移出來的富余勞動力。據統計,2009年我國服務業就業人數2.7億人,比2005年增加了2832萬人,年均增加708萬人。
——服務業結構優化升級速度加快。隨著技術革新的加快,我國服務業逐漸向高附加值、知識密集方向發展,內部結構層次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金融、信息、物流、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在整體服務業中所占的比重呈現持續上升態勢,在增加值中的比重也明顯提高,逐漸成為推動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帶動力量。據統計,“十一五”前4年,金融業年均增速為21%,占GDP的比重已達5.2%。
——服務業集群化發展態勢日益顯現。近年來,我國各省區市非常重視服務業的集群化發展,建成了一批功能特色鮮明、輻射力強、帶動作用大的服務業集聚區,其強化專業分工、協作配套、降低創新成本等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比如,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形成了高技術服務業集群,金融街則形成了金融產業集群。
——服務業新興業態不斷拓展。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內容日趨精細,涌現出一批發展速度快、市場競爭力強的新興業態,呈現出“小產業、大市場”的特征。電子商務、現代物流、IT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管理咨詢、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態增勢迅速,成為推動服務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新動力。有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同比增長45.9%,網絡購物交易額接近2500億元,同比增長近100%。
——服務業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十一五”時期,我國已出臺多項措施推進服務領域的改革。服務業價格、投資、市場準入等環節的改革正在逐步推進,電信、航空等壟斷性行業初步引入了市場競爭機制,服務質量得到較大改善。同時,我國不斷改善投資環境,積極承接服務業國際轉移,服務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服務外包和跨國公司在中國離岸業務的發展速度加快。
同時也要看到,雖然我國服務業實現了較快發展,但總體發展仍然滯后,與國際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還不能較好地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服務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加快發展服務業意義重大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服務業的繁榮發展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對于加強和改善供給,擴大就業,拓寬服務消費,減輕資源環境壓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大意義。
一是服務業的發展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減少經濟增長對高投資和高資本積累的依賴。在當前經濟發展中,現代服務業可以與制造業進行融合,加速向制造業生產前期研發、設計,中期管理、融資和后期物流、銷售、售后服務、信息反饋等全過程滲透,改造和提升制造業;有利于推動傳統制造企業積極發展各類與產品相關的服務業務,從單純銷售產品發展成為提供服務和成套解決方案的綜合性企業。同時,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的提高有助于構建現代產業結構體系,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二是服務業的發展順應了我國居民消費由生存型、溫飽型向享受型、發展型升級的趨勢,順應了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有助于建立健全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
三是服務業的發展有利于減輕經濟發展對出口的依賴,提高服務貿易發展水平。服務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可以推動我國需求結構的改善,實現內需與外需的協調平衡發展,減輕經濟增長對出口的過度依賴。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服務產品的可貿易性和國際競爭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將有力地推動我國服務貿易快速發展,促進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協調發展。
四是服務業特別是高端服務業的發展可以吸引更多社會資金進入實體經濟。高端服務業具有高成長的特性,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能夠滿足民間資本獲取高回報、高利潤的要求。高端服務業的興起與發展為民間資本開辟了新的投資領域和投資渠道,有助于吸引民間資本進入,不僅能夠讓熱錢變“冷”,游資變“穩”,閑錢變“活”,化解流動性結構失衡所引起的通脹預期攀升和物價非理性上漲的壓力,而且有助于民間資本轉化為有效資本,增強民間資本投資實體經濟的信心和吸引力。
五是服務業的發展可以較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隨著消費模式和消費結構的改變,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的個性化以及產品使用的便利性,服務業消費不斷拓展、普及。比如,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有利于應對當前的老齡化壓力。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1.69億老年人,潛在養老產業達萬億元規模。服務企業也可以通過提高產品或服務的知識技術含量,或開展商業模式創新,較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服務需求特別是中高端服務需求。
六是服務業的發展可以實現結構性的節能減排,降低經濟增長對資源投入的依賴,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業通過創新、知識擴散和生產外溢效應可以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使傳統產業減少對實物資源的需求和對生態環境的壓力,改變以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大為代價的傳統工業化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同時,現代服務業以知識為主要投入要素,以高人力資本、高信息含量和高技術含量為特征,能源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發展潛力大。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可以實現結構性的節能減排,促進“粗放”到“集約”的轉變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全面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
“十二五”時期,我國服務業發展將迎來一個大好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把大力發展服務業提升到經濟戰略規劃的突出位置,將其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以服務經濟的全面發展,推動國內經濟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實現國民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一要進一步優化服務業發展的環境,完善和落實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要合理調整消費稅范圍和稅率結構,減輕服務業稅收負擔,逐步建立和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稅收政策。要加快建立健全服務業標準體系,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和規范化。要加強服務業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機構的建設,發揮其在市場規范、行業自律、服務品牌整合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要大力發展面向生產和面向民生的服務業,積極拓展新型服務領域。當前,要以政策指導、財稅優惠、融資支持、政府采購等措施,整合資源、突出重點,大力推動金融、物流、設計、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加快解決生產性服務業供給短缺的問題。要運用現代經營方式、管理理念對餐飲等傳統消費性服務業進行改造、提升,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標準完善、行業協會建設、行業監管、人員培訓和人才培養等措施,促進休閑娛樂、文化創意、社區服務、文化體育等現代消費性服務業發展。要積極拓展新型服務領域,不斷創新商業模式、服務方式和經營業態,開拓新的市場空間,促使新興服務業態成為服務業發展的新動力和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三要深化服務領域的改革和開放,以改革和開放促發展,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完善監管制度和運行協調機制,不斷消除制約服務業發展的制度障礙,增強服務業發展的活力與動力。
四要加快推進金融業改革和發展,解決服務型企業融資難問題。要努力做強主板市場,壯大中小企業板市場,不斷完善創業板市場,支持服務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融資。要健全和完善債券融資市場,積極探索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公司債等多種適合服務企業的債券融資方式。要大力發展產業投資基金,鼓勵天使投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的發展。要完善以商業性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為主體的多層次銀行體系,大力扶持小額貸款機構和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積極探索股權、債權、倉單、保單、應收賬款、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質押擔保融資方式。
五要依托大城市發展高端服務業,推動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務業為主且具有鮮明特色的產業結構。服務業發展主要以城市為空間載體,與城市建設和城市功能的完善高度相關。大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優先戰略位置,不斷提高服務業比重,形成以服務業為主且具有鮮明特色的產業結構。同時,要加強城市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在做好規劃、明確定位的基礎上引導企業向集聚區集中,加大支持力度,改善產業配套條件,增強服務業的區域集聚與輻射效應。
六要大力培養服務業人才,滿足高端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的人才需求。當前,要整合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研究機構、職業培訓機構等各方力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滿足服務業市場需求的復合型人才。要推進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示范性培養培訓基地建設,發展服務業高等職業教育和高級技工教育,建立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完善服務業人才培養機制。同時,要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和配置,使之能適應服務型經濟的大發展。要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通過簡化注冊審批登記手續,提供有關稅收、注冊資金、立項、場地等優惠政策,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并積極引進和聘用國外高層次服務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