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信部裝備司正積極牽頭制定高端裝備制造的“十二五”規劃,并有望在2011年第一季度出臺。
據了解,高端裝備制造的“十二五”規劃預計將分為5個部分:航空、航天、高速鐵路、海洋工程、智能裝備。有關專家分析,高端裝備制造的這5大細分領域,發展潛力巨大,行業市場容量均較可觀。航空裝備產業領域,由于有大飛機項目、發展支線飛機、低空開放等機會,前景更加廣闊。 預計“十二五”期間大飛機項目的研發費用將分5年投入600億元,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機的研制費用400億元,用于大型軍用運輸機研制的費用約為200億元。高鐵方面,預計中國鐵路建設在2010-2012年總投資將至少維持在8000億元的水平。它對裝備制造的拉動作用也不可小視。海洋工程裝備企業也面臨巨大的市場空間。“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近海大陸架和大陸坡再建設5000萬噸的產能,這將帶動海洋工程裝備總投資超過2500億元。 智能裝備方面,由于到2020年,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發電設備制造所需要的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80%左右將立足國內,因此未來我國機床產品進口替代的空間將非常大。
近幾年由于裝備制造業的迅猛發展,我國已堪稱世界裝備制造的大國。從2009年各國統計局的數據來看,我國裝備制造業規模總量為2.2萬億美元,美國則由2萬億美元下降至1.5萬億美元,日本為1.23萬億美元。但以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整體實力而言,離裝備制造業強國的目標尚有一定距離。對此,工信部裝備工業司重大技術裝備處處長楊栓昌表示,我國裝備制造業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基礎制造水平滯后。從2002-2007年的海關數據看,我國每年進口超過10億美元的機械裝備項目有24項,其中零部件就有14項,占到進口資金的76%。
中國軸承工業協會顧問張 凡介紹說,我國高速鐵路所需要的軸承很大程度上還需要進口。以動車組為例,250公里/小時以上的高速軸承國內尚不能解決,300公里/小時以上的全部需要進口。因此,目前國內不少軸承企業正積極對高鐵所需軸承進行研發和投入。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決定了我國能否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戰略轉型,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是中國制造業產業升級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客觀要求和必由之路。國家對新興產業的目標規劃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力爭達到15%左右,而其中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產值將占裝備制造業銷售產值的30%以上,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25%。因此,“十二五”期間作為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基礎和支撐,高端裝備制造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借鑒國外同行業的振興做法,研究制定《裝備制造業振興法》,建立重大技術裝備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的協調機制,統籌制定裝備制造業的相關政策,組織協調重大技術裝備聯合公關,協調落實依托工程,組織并監督實施國產化方案。與此同時,還將建立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獎勵制度,對研制、使用國內自主創新平臺的首臺(套)裝備的企業給予適當的研發獎勵,鼓勵保險公司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保險業務。此外,還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加出口信貸資金力度,支持國內企業承包國外工程,帶動成套設備和施工機械出口,鼓勵金融機構以保單貸款、出口訂單抵押貸款等多種方式,支持出口企業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