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收官之年的最后十天里,“北京創造”著實成為了中國創新舞臺上的主角,北京亦莊也由此一次次走入人們的視線:
中國首臺云計算服務器在北京亦莊問世,標志著中國云計算產業實現了從技術到產品,從概念到實體的重大跨越,進入到實質性發展階段;
北京首批30輛全電動汽車在亦莊下線,拉開了國內技術領先、產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純電動汽車科技產業園的發展序幕;
中國首條采用自主產權列車自控系統的地鐵線在亦莊開通,由亦莊企業生產的“中國信號”徹底結束中國地鐵45年“無腦”的尷尬歷史……
作為首都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近20年的發展,從“北京制造”到“北京創造”,從“世界工廠”到“世界研發中心”和“總部基地”,北京亦莊走出了怎樣一條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高端產業集群創新
隆冬的北京,寒風呼嘯,但在亦莊“北京數字電視產業園”的建設工地上,卻依然是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京東方八代線已經進入建設的緊要關口,建成后將徹底結束我國液晶電視“缺芯少屏”的時代。不僅如此,包括冠捷年產800萬臺液晶電視的生產基地等與之配套的24個項目,也已紛紛簽約入駐。未來,北京數字電視產業園將形成繼星網工業園之后又一個具有較完整產業鏈的千億級現代化高科技產業園區。
按產業鏈需要,吸引上下游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創新帶動效應,形成高端產業集群創新格局是北京亦莊長期以來堅持的產業發展方向。如今,產業集群效應已經成為區域創新驅動的一個顯著特征。
“早晨接到訂單,晚上產品就飛往客戶手中”,這是諾基亞星網工業園演繹的傳奇。作為產業集群發展的經典案例,全球獨一無二的“星網模式”被寫入MBA教科書。在這里,為手機生產配套的20多家企業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應變能力,縮小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產業集群化發展也成為企業參與世界競爭的優勢。
按照這一模式,目前北京亦莊已經形成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與新醫藥、汽車、裝備制造四大主導產業。擁有“中國最大的移動通訊產業基地”“北京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代表生物工程與新醫藥產業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北京藥谷”。
記者手頭的一份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四大主導產業占開發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八成。“十一五”期間,北京亦莊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占全市同行業比重達59%,生物工程和醫藥制造業產值占37%。
龍頭企業引領創新
砷化鎵材料是繼硅單晶之后第二代新型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中最重要、用途最廣的材料之一,大到航天航空,小到數字電視、電腦、手機芯片都離不開它。由于技術門檻高,該技術問世并產業化的15年來,一直都被美國、日本、德國等西方國家少數企業所壟斷,中科晶電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歷史,不僅為中國人在半導體材料領域贏得了一面旗幟,也為中國LED產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訂單已經拿到手了,做不過來。”中科晶電董事長告訴記者,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目前,中科晶電已實現單片生產數量世界第一,2英寸砷化鎵晶片月產量可達到20萬片,內地市場占有率達到85%,臺灣市場占有率達到50%,產量每年呈幾何級數上升,2010年銷售額已經超過2個億,2011年將超過4億元。在高技術產業化領域,中科晶電證明中國人不是不可以,而是NO.1。
在亦莊采訪,最大的感受就是這里的企業個個都身懷“絕技”、身手不凡,個個都活力四射、自信滿滿。這種活力來自于創新,這種自信也來自于創新。
北京開發區最近評選的科技創新先進單位中,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主導產業的核心企業比比皆是:諾基亞是移動通訊產業創新集群龍頭,中芯國際是微電子產業的領軍企業,京東方是光電顯示產業創新集群的核心,SMC是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航衛通用、泰德制藥則是生物醫藥產業的翹楚,過半數的企業位列開發區工業產值50強,成為拉動開發區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據統計,這些企業近兩年來人均納稅均已超過35萬元。
從“世界工廠”到“世界研發中心”
2009年5月,國際金融危機寒潮尚未退去,北京亦莊迎來了原位于芬蘭總部的諾基亞TD-SCDMA研發中心。成立至今的十幾年,諾基亞中國先后在亦莊設立了包括諾基亞中國研究中心、諾基亞北京產品開發中心等10多個研發機構,“僅2008年至2009年,就投入研發費用總額34.2億元人民幣。”諾基亞中國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全球六成的諾基亞手機在北京亦莊進行研發集成,公司兩年內通過科技創新技術產品(服務)創造了846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實現納稅99億元人民幣。
2010年,對于北京亦莊單位面積產能最高、納稅50強之一的北京德爾福萬源發動機管理系統有限公司來說,是一個書寫跳躍式發展的年份:僅用半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全年的利潤指標;創造了10年以來月產出最高紀錄;新生產線達產就實現30%以上利潤率;年銷售收入預計24億人民幣……
將德爾福北京技術中心遷入亦莊,是其提速發展的致勝一招。97%的客戶在國內,隨著國產機動車市場占有率的增長,德爾福萬源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如何保持這個優勢呢?“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總經理閆云峰說,因為國產轎車的更新換代以及市場計劃不確定性,這就要求供應商要能及時跟上整車廠的要求,在較短時間開發出合適的產品,根據客戶的需要作出產品調整,縮短技術中心和生產基地的距離,就是為了這個最終目標。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伯旭告訴記者,建區以來,尤其是近些年來,北京開發區堅持走高端、高效、高輻射的產業發展之路,努力以科技創新搶占未來制高點和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已經逐漸成為國際國內大型企業的總部基地和創新中心。
3000多家企業,萬元GDP能耗僅為0.16噸標煤,遠低于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和北京市的平均水平;
327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申請專利3872件,發明專利占65%;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達到80%,遠高于全國和北京市的平均水平;
229家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區工業總產值比重連續9年超過80%,在全國國家級開發區中名列第一。
數據最有說服力。在北京亦莊,創新已經成為發展的核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