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
新能源領域或有更多合作
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于5月9日至10日在華盛頓舉行。美國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經濟危機的緊迫性有所下降,預計本輪對話中雙方討論的經濟議題比重會小一些,戰略安全議題的比重會大一些。他預計雙方將討論美國對中方直接投資的開放程度、中國科技創新的影響等話題。
中國證券報: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召開的背景有了怎樣的變化?雙方討論的議題重點會有怎樣的轉變?您預計經濟話題會有哪些?
金燦榮:由于經濟危機的緊迫性有所下降,我推斷,這一次雙方討論的經濟議題比重會較前兩輪小一些,戰略安全議題的比重會大一些。與前兩輪對話相比,中國這一次會更自信。以前都是美國列問題清單、提問題,中國來回答,這一次會轉變為相互提問題。
至于經濟話題,老話題還會談一談,比如人民幣匯率、中國的市場準入、知識產權保護等。新話題可能有這么幾個,一個是美國對中方直接投資的開放程度問題。目前中國對美國的投資正在增加,但美國此前一直表現比較“扭扭捏捏”,不愿意讓中國資本進入。再一個就是中國要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美國人對此感到很緊張,認為中國的科技創新可能會獲得政府資助,導致不公平競爭,因此可能會在這方面提一些問題。
中國證券報:您預計本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可能在哪些方面有突破性進展?
金燦榮:中美雙方應該會進一步重申建設全面互利經濟伙伴關系。雙方在安全合作領域可能會有一些突破,包括軍事互信、戰略互信方面會有一定進展。另外,新能源領域可能也會有一些合作。
中國證券報:您認為奧巴馬政府應對金融危機所采取的經濟政策是否奏效?美國經濟的改善會否對降低中美之間貿易摩擦起到幫助?在奧巴馬執政這兩年多的時間里,中美關系呈現出了怎樣的變化?
金燦榮:奧巴馬的經濟政策產生了一定的效果,美國經濟正走上恢復軌道。不過,目前美國大企業特別是金融機構盈利好轉,但就業市場沒有好轉,老百姓生活沒有實質提高,貧富分化仍然比較厲害,所以中產階級的怨氣比較大。美國國內的就業問題是造成奧巴馬上臺后中美貿易出現許多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美國經濟改善一點,雙方貿易摩擦的壓力也會小一些。
2009年奧巴馬剛上臺時,美國正面臨金融危機沖擊,客觀上有雙方合作的需要。從主觀上看,中美雙方當時都有意愿打破過去的非良性循環,即在美國政權轉移時雙方關系通常不太好的局面。現在,在金融危機客觀壓力減少的同時,雙方的主觀意愿也有微妙變化。2011年初,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成功訪美,可以說今年中美關系開局良好,到目前也很順利,全年應該比較平穩。但我們也要看到,明年隨著美國大選的到來,美國國內的一些因素可能會對中美關系帶來一定的干擾。
來源: 中國證券報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