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經濟日報 2011年3月20日
“核高基”是“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簡稱,又被稱為“兩件一芯”,即器件、軟件和芯片,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中的第一個。
芯片和軟件已經滲透到各行業、各領域,它們能否自主可控發展,將影響到電子信息、醫療健康、高端裝備制造等行業的發展。而在芯片與軟件方面,我國的技術和產品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這也正是我們要發展“核高基”的緣由。
清華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核高基”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魏少軍說,“目前的技術越來越趨同,從技術角度看,無論多么高端的產品其核心都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存儲器、輸入輸出電路等,而所有的應用軟件均是在操作系統基礎上運行的,所以重大專項選擇‘核高基’作為突破口,就是要占據戰略制高點,爭取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
“核高基”重大專項的中心任務,是攻克以CPU和操作系統為代表的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礎軟件關鍵技術并實現產業化,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支撐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安全可控發展。
“十一五”時期,“核高基”重大專項共部署課題220個,300多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37000多名科技人員參與了專項的實施;重點開發的高端通用芯片有高性能CPU、數字信號處理器(DSP)、高端系統芯片(SoC),以及開發平臺、知識產權核(IP核)和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并開發了以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中間件和辦公軟件為核心的基礎軟件產品。
在“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核高基”重大專項展示了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項目的優秀成果——
我國自主研發的千萬億次計算機“天河一號”位列2010年世界超級計算機TOP500強第一名,其中采用了14336個商用處理器,7168個加速處理器和2048個自主飛騰1000微處理器,并在石油勘探、新材料、天氣預報、金融風險分析和遙感數據處理等多個領域得到應用。
“華睿1號”高性能DSP處理器打破了國外廠商的壟斷,其性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采用了先進的CMOS工藝和多核架構實現,并創新性地融合了DSP和CPU設計技術。
面向市場的產品成果展示表明,基礎軟件產品已經在由“技術突破為主”向“產品產業化為重”的戰略轉型中邁出了新的步伐,通過產業整合與產學研用相結合,在一些領域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產業生態鏈。
汽車電子嵌入式基礎軟件平臺課題通過合作開發,形成了國內整車廠和科研院所的技術聯盟,制定了兼容國際標準的自主汽車電子基礎軟件平臺體系規范,研制成汽車電子實時嵌入式操作系統及開發環境產品,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并在上汽、一汽、奇瑞、長安等整車廠商車型中得以應用推廣。
OPhone 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終端嵌入式軟件平臺,已經發布了OPhone OS 1.0、1.5和2.0等3個版本的軟件系統;多款TD終端正在研發之中;實現了基于大唐聯芯、展訊等TD平臺與OPhone OS的集成;OPhone開發者社區注冊開發者已達7萬多人,“移動商城”上的OPhone應用達到4000個以上。
“核高基”重大專項“十一五”時期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增強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未來5年,“核高基”重大專項將進一步突破芯片設計等關鍵技術,同時促進這些技術在產業中的應用,為提升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