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準確地判斷和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改革的進程,及其可能的發展趨向,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始終是中國經濟學界最重要的任務。在十七屆五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面對“十二五”的到來,為更好地把握未來,需要對包括“十一五”在內的迄今為止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進程,做出分析和判斷,探討我國在“十二五”期間,需要著力關注和解決的問題。人民網邀請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政治經濟學教研室的教授們,就“十二五”規劃可能涉及的相關熱點問題,如,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農民工市民化的出路、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推進工業化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區域協調發展等專題,談談他們的看法,以供讀者參考。
據預測,2020年前后,中國將基本實現工業化。因此,“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化推進的關鍵時期,推進工業化的任務是如何從一個工業大國轉變為工業強國。但是由于資源環境的壓力,推進工業化仍然面臨嚴峻挑戰,需要在技術創新、結構創新和制度創新方面下功夫。
一、“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化推進的關鍵時期
“十一五”結束時,中國工業化進入中期向后期的過渡階段。也就是說,現階段我國整體上已經從一個農業經濟大國,轉變為工業經濟大國,但還不是工業強國。一方面,我國形成了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工業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絕對主體地位。工業總量規模不斷壯大,我國工業品產量居世界前列。我國已經成為工業對外貿易大國,工業制成品出口占絕大部分,工業化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中國工業增加值率不高,工業品國際競爭力不強。我國工業增加值率(增加值占總產值比例)僅為26.5%,而發達國家一般在35%以上,美國、德國等先進國家超過了40%。由此可以判斷,“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工業化推進的關鍵時期,這就意味著:其一,基本完成了工業數量擴張的任務后,實現工業質量提升,成為世界制造業強國是這個階段工業化的核心任務。其二,現代服務業將成為提升制造業水平、推進城市化和吸收農業剩余勞動力的主要途徑,需要快速發展。
二、 “十二五”時期中國工業化面臨四大挑戰
(一)快速推進工業化面臨資源的壓力
從“十五”時期以來,我國的工業化就面臨著能源和其他重要資源的約束。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國正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這是資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時期。第二,13億人進入工業化中后期所消耗的資源,即使是使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規模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三,我國的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在許多方面浪費驚人。第四,我國在許多資源稟賦上處于劣勢,人均擁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鐵礦石等重要資源新增量的多數依賴進口已成定局。這樣無疑加大了我國在資源問題上的壓力。
(二)環境約束增強
一方面隨著工業規模的擴大排放相應增加,2009年,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學需氧量分別占全社會的84.3%和34.4%。;另一方面,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環境正在成為體現生活質量的一種產品,人們對環境污染的容忍度降低。金融危機爆發后,西方國家紛紛倡導發展低碳經濟,把轉變能源消費模式為主的經濟模式視為“新的工業革命”。面對全球低碳經濟轉型的背景,我國推進工業化面臨空前的環境挑戰。可以說,工業是中國推進節能減排、實現節能目標的主攻領域。
(三)傳統比較優勢漸失的挑戰
隨著全球化與技術變動速度的加快,比較優勢必須通過競爭優勢才能體現出來。傳統生產要素在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性發生了逆轉:天賦的自然資源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開發利用而不再成為強有力的競爭要素、資本富有和貧乏的界限由于資本市場的開放也變得模糊、勞動力因為人力資本投資的提高而克服了數量上的不足。這些新變化使得傳統比較優勢受到挑戰,而真正構成比較優勢來源的要素是知識與技術,所以,基于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在逐漸削弱的同時,尋求可持續的動態比較優勢是我國推進工業化的關鍵,也是挑戰。
(四)工業化推進面臨制度障礙
我國推進工業化受到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雙重控制。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由于產權控制、目標差異導致了產業趨同與重復建設,甚至國內市場的分割;較長時期以來,由于體制改革相對滯后,地方為了追求地方短期GDP和財政收入的增長,不少地方政府通過降低稅收、扭曲勞動力價格和土地價格,吸引外資,導致各地產業結構雷同,相同制造業供給過剩,沒有形成差異性分工,市場分割,限制要素的流動和分工聚集。
三、“十二五”時期推進我國工業化進程需要路徑創新
基于中國工業化面臨的內部和外部的約束條件,“十二五”期間,繼續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的轉變是這個階段的根本任務。為此,需要在我們在創新能力、產業升級和制度創新上下功夫。
(一)培育技術創新能力
創新是中國能否真正“后來居上”的關鍵和決定性因素。只有通過技術創新,才能提升中國制造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的有利地位。2006-2009年,我國技術對外依存度由60%下降到50%左右。2006-2009年,全國科技進步貢獻率由41.9%提高到46.5%,提高了4.6個百分點。但是,與發達國家仍然有差距。因此,培育自主創新能力是我國推進工業化的關鍵環節。在“十二五”時期,盡快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加快制定技術創新各項政策的實施細則;為企業創新成果轉化并贏得市場創造條件;加快金融與技術創新的緊密聯系。
(二)加快產業升級
一般來說,產業升級有三種形式。一是產品技術的換代升級。二是在產業鏈上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領域延伸。三是創建新興產業。基于重大科學發現和發明而產生的將改變人類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產品和由此產生的新的產業群。
“十二五”時期,加快產業升級。一方面必須使我國的制造業從簡單的加工裝備向現代裝備業轉變,延伸制造業的價值鏈,如開發設計、供應鏈管理、售后服務和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培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2010年9月8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目前已經確定七大產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因此,需要發揮市場基礎性作用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科技創新與產業化相結合,推動產學研結合,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性產業。
(三)推動制度創新
改革開放后形成的“中國模式”要做重大調整。要改變“兩個過度傾向”,即改變過度投資傾向和過度的外生增長傾向,這就要求在制度安排上做出調整。同時,要繼續推進所有制結構創新,盡快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不合理制度,注重金融體系的制度建設,推進政府自身改革,推進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