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2011年04月26日 09時18分 光明日報
4月26日是第11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主題是“設計未來”,這也是我國“十二五”開局之年的第一個主題要求。回顧“十一五”期間,知識產權事業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相關法律法規體系逐步完善,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持續提升,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不斷增強,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戰略實施逐漸推開
“在2010年初,知識產權戰略實施28個成員單位聯合制定了《2010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并圍繞確定的18項重點工作,較好地完成了222條具體舉措。”田力普介紹,據初步統計,一年來,各部門新制定、修訂有關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44項,出臺并實施主要政策措施112項,開展執法行動35次,建立、完善公共服務平臺17個。
據悉,截至目前共有16個部門制定了本領域的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意見或具體工作方案,7個部門還專門建立了本部門戰略實施工作機制。此外,全國共有25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93個地市(區)正式頒布了本地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或戰略實施意見,地方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呈現出從省到市縣,從東部到西部全面展開、梯次推進的良好局面。
法律體系日臻健全
“種種工作的開展,可以看出,我國知識產權立法和司法體系日臻健全”,田力普說。
在立法方面,2010年《商標法》修訂工作持續推進;2月26日,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公布,并于4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專利法實施細則》于2月1日開始施行;完成了《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新一輪修訂,并開始施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草案提請審議并于2011年2月通過。
司法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審判庭統一受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試點工作,截至12月底,全國已有5個高級法院、49個中級法院和42個基層法院開展相關試點。
執法工作成效顯著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就是保護先進生產力。只有知識產權保護到位了,才能切實激勵發明創造,促進創新與發展,形成保護、創新、發展的良性循環。”田力普認為,知識產權執法工作成效顯著。
年初,根據由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部際聯席會議制定發布的《2010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具體部署了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去年10月以來,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提出并推進了36項重點工作,內容涵蓋專利、工商、版權、公安、海關、檢察等各個領域,各地各級政府部門各司其職,周密部署,有力地打擊了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田力普透露,目前該專項行動還在進行之中。
保護意識大幅攀升
“近年來,我國專利申請呈現跨越式增長態勢。”對此,田力普頗感自豪。2010年國內專利申請量和商標注冊申請量均突破百萬件,全年共受理專利申請122.2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申請29.3萬件,同比增長27.9%。另外,PCT國際申請量躍居世界第四。
“去年全年,我國共受理商標注冊申請107.2萬件,共審查商標注冊申請148.1萬件,審查周期由36個月以上縮短到1年之內,徹底解決國內外廣泛關注的商標審查積壓問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付雙建透露,截至2010年底,我國商標注冊累計申請量、累計注冊量和有效注冊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此外,累計受理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領土延伸申請超過15萬件,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一。
對外交流不斷深化
利用知識產權參與國際競爭,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知識產權保護是當前國際競爭中的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知識產權局積極參與中、美、歐、日、韓五局合作,有序推進基礎合作項目。”田力普說,除此之外,我國繼續鞏固發展與傳統合作伙伴的雙邊關系,不斷開拓新的合作伙伴,與英、法、俄、澳等近40個國家或地區的知識產權機構簽署了雙邊知識產權合作協議。同時,有序開展了面向發展中國家的知識產權技術援助。
田力普表示,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關鍵年。今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首次列入國家重點工作,將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和知識產權戰略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