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2011年06月01日 科技日報
有沒有想過,兩個同樣身處命運低谷的“人”走到一起會怎樣呢?
一個是建材行業的龍頭企業,一個是建材科研領域的老牌院所;一個因為行業低端競爭而面臨轉型,一個因轉制下海而苦于生計。
2005年2月的一天,它們成功“牽手”,成了一家人。
2011年5月,當我們走近審視它們,發現這幾年發生的變化相當驚人:2006年以來,這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從136億元跳到1354億元、增長9倍,利潤增長14倍,資產總額增長6.6倍;這家院所的營業收入從不足22億元躍到86.5億元,利潤總額從不足1億元翻到8.83億元,資產總額也從23億元累積到109.8億元。
令人暈眩的轉變,靠的是什么?
企業說:我們不是簡單地靠規模,我們靠科技創新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和企業效益。
院所說:過去靠拿項目、花經費,現在圍繞產業和行業搞研發,企業和市場買單。
這家企業是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這家院所叫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
科研院所轉制的“第三種模式”
中國建材集團最為外界稱道的聯合重組故事,是南方水泥公司的組建。這個一根繩子將南方眾多小舢板似的水泥企業串成航空母艦的故事,走進了哈佛商學院的課堂。
但同樣為業界稱道的,還有另一場決定建材行業未來的重組,那就是中國建材集團與中國建材院的聯合。
現在回頭看,中國建材集團此后的一系列重組和轉型,實際上都與此密不可分。用時任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的話說:“建材集團和建材院的重組,使建材集團成為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成為可能。”
故事得從頭說起。
2001年,中國建材院轉制下海,吃慣了國家項目給養的科研院所突然以企業的身份面對市場的廝殺,怎樣才能實現“加快科技創新、突出主營業務、增強核心競爭力”的要求?成了擺在上任不久的院長姚燕面前的緊迫命題。
而當時的中國建材行業雖然經歷了一陣較快的發展,但也面臨著一系列現實難題:所處行業大而不強、集中度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有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大企業、大集團。
2005年2月,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與中國建材總院院長姚燕坐到了一起,他們在國務院國資委的支持下,決定將各自的優勢資源互補,實施科技和產業資源的戰略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