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2011-06-29 中國能源報
6月18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首屆中國儲能產業發展國際峰會上表示,儲能是一個新興的戰略性產業,影響能源結構調整的速度和方式。風電太陽能不穩定的電力供應和電動汽車將成為推動儲能發展的重要因素。風能的規模化開發帶來了電網運行的一些困難,根本的措施就是需要建立一些儲能設施,以解決電力管理上的問題。電能的大規模存儲成為推動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因素。雖然儲能產業目前仍沒達到大規模應用的階段,但與會專家都看好儲能技術及儲能設備的發展前景。
儲能技術及裝備愈發重要
中國電科院超導電力研究所所長來小康說,儲能是一種多學科的戰略性前沿技術。我們當前討論現有各種技術的優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達到我們所需求的技術。儲能是智能電網的重要技術支撐。儲能在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分布式發電方面,以及在傳統電網的升級改造上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據介紹,目前電網面臨新的挑戰:第一,能源變了,電網中的電從傳統的煤電轉變為綠色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特點是波動性間歇性。第二,電網要高效減排。極端天氣頻發要求我們增強供電的可靠性,傳統電網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因此,電網的即發即用模式需要轉變。儲能的定位就是由功率傳輸到電量傳輸,正是從輸電網到能源轉變的核心技術。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比例占到20%以上的時候,就必須應用儲能技術。沒有儲能技術的發展,就不可能有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應用和發展。
史立山認為,新能源的發展需要重構電力系統,從管理理念和技術等方面都需要作出較大努力。這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但儲能技術在電力結構重構和能源結構調整中將發揮重大作用。
儲能產業要有標準
據記者了解,當前儲能產業發展主要存在兩個瓶頸。一個是儲能系統的重量,另一個就是價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永偉認為,儲能技術的產業化進程比較慢,現在還沒有進入到大規模應用的階段。主要原因是技術上還無法滿足大規模商用的條件,以及存在政策和體制上的束縛。
來小康認為,儲能在電力系統中應遵循就近平衡的原則,哪里有波動就安裝在哪里。選擇哪種儲能技術有四項指標:技術、經濟、安全、規模。可以引發電力系統變革的儲能技術首先要有一定的規模,沒有規模,引發不了電力系統的變革。在一定規模下,還要實現安全運行。同時,技術和經濟性也需要考慮。就技術角度來講,循環壽命和轉換效率兩個指標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