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揚子石化PTA節能改造工藝設計包通過中國石化專家組審查。專家稱這項申報48項國家專利、授權26項、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的PTA成套技術已經具備工業化轉化條件,期望能夠早日應用于工業化生產。
這一技術的實施不僅將大大降低揚子石化PTA老裝置的物耗能耗,提升裝置的技術含量,也標志著中國石化已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成熟的PTA成套技術。
長期以來,中國石化工業一直走的是引進之路。以PTA裝置為例,自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開始發展聚酯工業以來,陸續建成近20套PTA裝置,基本上都是引進國外專利技術。為改變在技術上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2000年初,PTA國產化成套技術開發項目被列為中國石化“十條龍”攻關項目,揚子石化擔任PTA成套技術開發項目的組長單位。
揚子石化PTA裝置1978年引進美國專利技術,1989年建成投產,是當時國內最大的45萬噸/年PTA裝置。投產后,揚子石化對PTA裝置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技術攻關和改造。1995年,在實現裝置達標后,揚子石化開展了以我為主由45萬噸/年到60萬噸/年的第一輪PTA擴容改造,形成了16項專利技術和多項專有技術,項目成果獲中國石化科技進步一等獎。
改造完成后,通過聯合攻關與技術創新,揚子石化PTA裝置最大年產量突破70萬噸,居國內第一。
2000年接到PTA成套技術國產化開發的任務后,揚子石化與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上海醫藥工業設計院、華東理工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等協作單位立即成立了由主管領導為組長的PTA成套技術攻關領導小組和相關課題組,通過對國外PTA專利技術的跟蹤查詢、整理和對比、分析,對國內引進裝置的調研,確定了PTA成套技術國產化的攻關方向。至2003年底,大型PTA成套技術的基礎研究、工程研究及配套研究工作陸續完成,并通過中國石化組織的專家鑒定。之后,揚子石化密切關注國際PTA行業技術發展走向,與各協作單位不斷充實優化大型PTA成套技術開發項目的內容,使自有的PTA成套技術日趨完善。
2004年,國務院批準揚子石化在原PTA工廠內新建45萬噸/年PTA生產線項目。與國外公司談判時,獲知中國已有大型PTA國產化技術成果的外商主動讓步,使新增生產線引進專利費用降低了30%%。
裝置規模擴大后,由于設備與工藝不匹配等歷史原因,物耗、能耗過高成為制約PTA技術競爭的瓶頸。倘若引進技術對現有裝置進行改造,不僅要付出可觀的專利費用,而且又要重復“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的道路。為此,中國石化派出專家組對揚子石化PTA把脈問診,商定改造方案。
2005年初,根據中國石化專家組開出的以節能為主的技術升級改造“處方”,揚子石化確定了“以內涵與外延結合、著力培育核心競爭力、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總體思路,決定充分依托現有技術與設備,實施以節能降耗和提高經濟技術指標為主的“揚子石化PTA裝置節能改造工藝包開發”項目。在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華東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單位的密切配合下,經過一年多的研究開發,2006年6月,揚子石化成功完成了PTA裝置節能改造工藝包的開發。試驗數據表明,應用該工藝包后,PTA能耗將由280千克標油/噸降至150千克標油/噸。如果投入工業應用,僅此一項揚子石化PTA裝置每年便可節約成本近3億元,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快這一技術成果的應用。
信息來源:石油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