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對于風電產業發展的調控消息頻現,令市場對行業前景產生擔憂。
國家發改委在5月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版)》中,首次將新能源作為單獨門類,列入指導目錄的鼓勵類。但在所涉及的新能源產業中,力推太陽能、生物質能,而僅將風電在“風電與光伏發電互補系統技術開發與應用”這一子項中一帶而過。與此同時,指導目錄中還提到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其中風電是唯一被涉及到的新能源產業。
與此同時,中國將停止風電采購補貼的消息接踵而來。據了解,中國的風電采購補貼始于2008年,目的在于鼓勵風電設備國產化。
近日,又有消息稱,針對陸上風電開發,由國家能源局制定的新的風電場投資建設管理辦法即將印發。該辦法最核心的內容是國家能源局收回原屬省級發改委的5萬千瓦以下陸上風電場項目審批權。此舉旨在進一步規范陸上風電場開發。按照之前的相關辦法,5萬千瓦以下陸上風電場項目,由省級發改委審批,上報國家能源局備案即可。5萬千瓦以上的陸上風電場項目,需由國家能源局審批。迄今為止,國內上馬的陸上風電場項目,有93%是由地方審批的。
業內人士認為,從長期看,陸上風電場項目在經過5-6年的爆炸式增長后,無論從國家產業政策角度,還是陸上風力資源角度,都已進入瓶頸期,未來新能源領域風電發展勢頭將逐步被光伏發電所取代。
電網問題突出、市場增速放緩,加上如今的產業政策轉向,對于競爭激烈的風電制造業無疑是雪上加霜。如何擺脫此番困局?是整個中國風電產業都在尋找的答案。很多人說中國風電市場早已顯現“紅海”之勢,但是關鍵就在于我們是否能從“紅海”之中發現“藍海”。
日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等風電權威人士公開表示,為突破并網瓶頸,在風電發展方面,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將改“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模式為“集中+分散”的方式,發展低風速風場,并鼓勵分散接入電網。
據業內人士統計,目前全國范圍內可利用的低風速資源面積約占全國風能資源區的68%,且均接近電網負荷較大的地區。在“十二五”規劃提出的1億千瓦風電裝機目標中,將有2000萬千瓦的份額屬于低風速風電開發。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表示,低風速風場開發目前尚處于萌芽狀態,但隨著陸上優質風資源圈占完畢,海上風資源競爭愈加激烈,未來各大電力集團必然會將目光投向低風速風場,這將是產業發展的趨勢。
另一方面,記者認為對于中國風電行業來說。“走出去”也是一個值得探尋之路。日前華銳風電已經正式同國際新能源開發商Mainstream Renewable Power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未來5年雙方將在愛爾蘭共同開發、建設、運營1000兆瓦的風電項目,由華銳風電提供風電機組。據了解,該合作協議的達成是繼公司印度項目成功運營、同希臘PPC電力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華銳風電在國際業務拓展方面所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亦是截至目前國內風電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最大一單。
近年來,隨著中國石化、電力、高鐵等技術走入國際市場,“中國制造”正逐步受到認可。借此之機,風能企業可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帶領中國風電裝備業邁入國際化道路。
但是,無論是近年來聞“風”而上的熱潮使得如今風電產業深陷產能過剩困境,還是當前中國多個行業因所謂“跨越式”發展而顯現種種問題,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發展需“理性”而切忌“盲從”。對于包括風電自動化產品供應商在內的風電裝備業來說,產品差異化和高性價比才是市場競爭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