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1年6月27日
上海舉行的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展吸引了華銳風電、金風科技、維斯塔斯等全球頂級海上風電整機制造商參加參加,全球風電業大佬集體亮相,印證了其對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前景日益看好。
本報記者 陸曉輝報道
6月17日,2011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暨展覽會在上海閉幕。這個亞洲最大、全球第二的海上風電盛會,吸引了華銳風電、金風科技、維斯塔斯、西門子、國電聯合動力、通用、歌美颯等全球頂級海上風電整機制造商參加參加,全球風電業大佬集體亮相,印證了其對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前景日益看好。
海上風電蓬勃發展
根據BTM咨詢公司的統計報告,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355.4萬千瓦,大部分位于歐洲。其中2010年全球新增海上風機144.4萬千瓦,是2009年的2倍以上,歐洲海上風電裝機增長近50%。預計今年海上風電將新增裝機140萬千瓦,到2015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600萬千瓦。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認為,與陸上風電超高速發展相比,我國的海上風電尚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
目前,我國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4.25萬千瓦,占國內風電裝機總容量的比例不到1%。我國已建和在建的海上風電項目有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項目、江蘇大豐潮間帶30萬千瓦示范項目以及去年政府首輪100萬千瓦海上風電招標項目。與2010年世界海上風電裝機350萬千瓦相比,我國目前已建和在建項目只占4%左右。
盡管如此,我國仍被視為歐洲之外惟一會有快速發展的海上風電市場,未來5年,我國海上風電將進入加速發展期。
根據中國氣象局的詳查初步成果,在我國5到25米水深的海域內、5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5到50米水深、7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5億千瓦。海上風電潛力巨大。
此外,相比陸上風電,海上風電靠近傳統電力負荷中心,便于電網消納,免去了長距離輸電的煩惱。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海上風電既是國際能源開發的潮流,也是我國風電未來的開發重點。目前,我國已開發建設了大小不一的海上風電項目,并積極推進海上風電項目預可研、可研階段的前期工作。
按照即將出臺的“十二五”能源規劃,到2015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500萬千瓦,2020年將達到3000萬千瓦。未來5年,我國海上風電產業將重點開發建設江蘇、山東基地,推進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海上風電建設。這意味著,未來5年,中國的海上風電將迎來大發展,超越歐洲此前20余年的發展歷程。
對于風電行業未來的發展,華銳風電副總裁陶剛認為:“海上風電將是未來風電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隨著海上風電資源的進一步開發,技術的不斷完善,海上風電事業未來必將成為全球風電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線設備商搶先布局
據悉,在海上風電領域,目前國內的一線設備商已開始布局,搶占市場。
2010年,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的34臺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我國第一個國家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全部并網發電,并順利通過240小時預驗收,打破了國外企業對高端風電機組制造技術的壟斷;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潮間帶3兆瓦風電機組在江蘇如東潮間帶風電場成功投入運行。
行業另一大龍頭,金風科技在海上風電領域也進展迅速。
金風科技公共關系總監姚雨表示,截至目前,金風科技已積累了一定的海上風電機組運行維護經驗。早在2007年,金風科技一臺1.5MW直驅永磁機組于我國渤海灣投入運行,這是亞洲第一臺海上風電機組。金風科技在江蘇如東和響水近海的各一臺2.5MW直驅永磁風機并網運行也近1年,機組的運行數據和運維經驗對今后更大范圍的應用都是很好的借鑒。此外,在去年我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中,龍源電力聯合金風科技中標大豐2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項目,采用的也是直驅永磁機組。
海上風電遭遇熱捧,但海上風機卻無法復制陸上風機的操作模式。
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表示:“海上風機出一次故障,拖船費用加上裝卸成本幾乎可以侵蝕掉這臺風機未來的發電利潤。”由此看出,穩定性是海上風機必須具備的品質。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黎翔表示,海上風電技術門檻很高,這就是歐洲海上風電與其陸地風電相比規模還是很小的原因。在陸上風電,風電場建設與風機的投資比例大致是3:7,而在海上風電中,設備的比例小于50%,安裝、建設、運營、維護成本比陸地上都要高。
穩定、大型化將成趨勢
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葉航冶認為,風機制造企業在安全可靠性與成本問題上,應該是明顯向前者傾斜。“海上風機只要大部件出問題,這臺設備基本就算白給了。要修復需要大動干戈。”維斯塔斯中國公司的副總裁徐侃強調,“可靠性是最重要的,我們有些設備陸地上可以不裝,但是海上必須有。海上的服務不是說想去就能去的。”
姚雨表示:“海上風電場建設對機組設備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因為海上的施工成本比陸上高得多,維修一次就可能使得整個項目的投資回報打水漂。海上風電的開發有眾多風險因素,整機廠商做海上風電一定要有豐富的陸上風電的經驗,至少要有幾千臺陸上風電的運維經驗。迄今為止,金風科技已投入運行的直驅永磁機組超過3500臺,平均可利用率達到98%以上。”
除穩定性外,大型化也成為國內設備企業正在做的事情。目前,我國主要的風力發電機組制造企業競相宣布將于年內或明年初推出大型風機,積極進軍蓄勢待發的海上風電市場。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定位于海上的6兆瓦風電機組將于年內下線。明年,公司將開始研發12兆瓦風機。上海電氣宣布,將于今年底或明年初下線5兆瓦海上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組。金風科技說,其首臺6兆瓦直驅永磁海上風電機組樣機將于今年底或明年初下線,2014年實現量產。
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亦加入“搶灘戰”中,稱將于今年10月下線5兆瓦風機。去年10月,湘電風能有限公司推出5兆瓦永磁直驅海上風力發電機。今年6月底,湘電風能將在荷蘭和中國福建分別建設海上示范風場,預計今年下半年有望實現發電。
業界專家認為,中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如此密集地推出大容量風機,標志著中國海上風電已經從3兆瓦時代進入了5兆瓦、6兆瓦的過渡期。
此外,華銳風電于5月18日生產出6兆瓦SL6000系列風力發電機組。該機組是目前中國第一臺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網友好型風電機組??梢詮V泛應用于陸地、海上、潮間帶各種環境和不同風資源條件的風場。該機組葉輪直徑長達128米,增加了掃風面積,提升了捕風能力,大大提高了風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時可適應零下45攝氏度的極限溫度,并通過了62.5米每秒的極限風速測試。
陶剛介紹,此次出產的SL6000采用平行軸齒輪傳動和鼠籠異步電機技術,可保證機組的高可靠性和經濟性。此外,SL6000的低電壓穿越能力,也使其可以滿足各國電網導則的嚴苛要求,其特殊的防腐系統,滿足了海上高鹽霧和高腐蝕的運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