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機電商報,2011年7月19日
“電力‘十二五’要遵循優先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高效發展核電、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適度發展天然氣集中發電、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發電的發展原則。”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表示,電力“十二五”規劃已經正式上報發改委、能源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年內將向社會公布。
2010年,我國發電裝機達9.62億千瓦。根據規劃,預計2015年我國發電裝機將達13.4億~15億千瓦,2020年達18億~19.7億千瓦,2030年達25.5億~28.6億千瓦。屆時,我國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將分別占總裝機比例的33.08%、35.80%、47.08%。
促進發展綠色發電
“水電開發越早越好。”在歐陽昌裕看來,雖然面臨移民、環保、地質災害等各種問題,但在“十二五”電力規劃中,還是應把水電開發放在第一位。他強調,優先開發水電的思路是要推進水電流域梯級綜合開發,促進綠色和諧開發,擴大資源配置范圍,加大抽水蓄能電站發展力度和規模。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水電開發的重點是繼續加快開發長江上游、烏江、南盤江紅水河、黃河中下游及北干流、湘西、閩浙贛和東北等7個水電基地,使得這些水電盡早開發完畢。同時,重點開發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瀾滄江、怒江、黃河上游干流等6個分布在西部地區的水電基地,推進雅魯藏布江等西藏水電開發,此外,還將開發境外水電,向我國輸電。
根據規劃目標,2015年我國常規水電裝機預計達2.84億千瓦左右,2020年達3.3億千瓦左右。同時,規劃還指出,2015年,抽水蓄能電站的規劃裝機容量為4100萬千瓦左右,2020年達6000萬千瓦左右。
“煤炭是中國最好的能源,盡管它存在污染和排放的問題,但是在過去、現在以及將來,它仍然是中國能源供應的中堅力量。將來即使用電需求飽和,煤電的比重也要占到40%左右,這才能解決中國的能源供應問題。”歐陽昌裕同時還肯定了煤電作為主力能源的地位。
根據規劃要求,未來將推行煤電一體化的開發戰略,加快建設大煤電基地,同時鼓勵發展熱電聯產,推動煤電的綠色開發。未來火電將重點開發山西(晉東南、晉中、晉北)、陜北、寧東、準格爾、鄂爾多斯、錫盟、呼盟、霍林河、寶清、哈密、準東、伊犁、淮南、彬長、隴東、貴州等大型煤電基地。
“十二五”期間,全國規劃煤電開工規模3億千瓦,其中煤電基地開工1.97億千瓦,占66%;投產規模2.9億千瓦,其中煤電基地投產1.5億千瓦,占52%。“十三五”期間,全國規劃煤電開工規模2.6億千瓦,其中煤電基地開工1.63億千瓦,占62.7%;投產規模2.5億千瓦,其中煤電基地投產1.36億千瓦,占54.6%。
除此之外,規劃明確指出,在“十二五”時期,風電、太陽能、核能等非化石資源也將有多規模發展。未來,風電重點在“三北”(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地區規劃和建設大型和特大型風電場。2015年和2020年風電規劃容量分別為1億千瓦和1.8億千瓦。
太陽能的開發則集中在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到2015年,太陽能發電規劃容量為200萬千瓦左右,到2020年將躍升至2000萬千瓦左右。
天然氣發電則主要用于解決核電、風電、水電季節性電能對電網的壓力,將在氣源地規劃建設燃氣機組解決當地用電問題。考慮天然氣供應問題,2015年和2020年大型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3000萬千瓦和4000萬千瓦。
歐陽昌裕同時強調,跟電力“十二五”規劃初稿不同,在日本福島核危機之后,電力規劃原則中,將之前“大力發展核電”改為“高效發展”。 他認為中國如果不發展核電,能源需求的問題就無法解決,但他同時強調,核電發展要確保安全第一。
建設堅強智能電網
除了規劃了各種電力能源目標,電網規劃也是“十二五”電力規劃的重點。
“堅強智能電網是電力工業的發展方向。”歐陽昌裕表示,發展智能電力系統是現代電力工業的發展方向,它不僅能夠確保電力系統更安全、經濟、綠色、和諧,同時能夠有效地破解未來發展的挑戰。
根據規劃要求,未來首先將建設大型水電基地外送通道。“十二五”期間,將在金沙江下游和中游水電基地、雅礱江水電基地、大渡河水電基地分別建設多條輸電工程,滿足水電的外送需要。
同時,還將建設大型煤電基地外送通道,建設山西、陜北、安徽淮南煤電基地向華北、華東、華中電網送電特高壓交流通道;建設內蒙古鄂爾多斯、準格爾、錫盟煤電基地向“三華”電網送電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送電通道;建設內蒙古呼倫貝爾、黑龍江寶清、山西彬長、甘肅隴東、新疆哈密、準東、伊犁煤電基地向“三華”電網送電的±660、±800及±1100千伏直流通道。
除此之外,根據規劃,“十二五”時期還將建設大型風電基地外送通道,并構建堅強特高壓網架。2015年,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交流電網形成“三縱三橫”網架結構,2020年,“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形成“五縱六橫”主網架,滿足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和大可再生能源基地電力輸送,為東部負荷中心大規模接受電力構筑堅強的網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