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1年8月8日
訪貴陽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宗文
如果你想欣賞幾千年大自然的杰作,不妨到貴州看看全國最長、最美麗的水溶洞;如果你想領略幾百年繁茂森林帶來的愜意與涼爽,不妨親臨“避暑之都”貴陽;如果你想感受短時間內園區建設的劇變,不妨到貴陽高新區來體會一下“高新速度”。
在國家高新區建設20周年之際,本報記者深入貴陽高新區采訪,處處可以感受到“高新速度”。用貴陽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宗文的話說就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就要講‘高新速度’,越是基礎差越要快速發力搶時間!”
“上合下分”理順體制機制
“50天鋪好4條毛坯路,103天建成貴陽高新區規劃展覽室,全年有11個項目列入貴州省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目前已有7個項目開工,其中貴州皓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000萬片LED藍寶石襯底材料項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忙碌了一天的宗文談起貴陽高新區各項工作的進展,臉上洋溢著興奮的表情。
1992年,貴陽高新區經國務院批準成為貴州省首家也是惟一一家國家高新區。2008年,為適應貴陽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貴陽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總體要求作出重大決策,向北拓展貴陽高新區發展空間,規劃建設麥架—沙文—扎佐高新技術生態產業經濟帶作為貴陽高新技術產業的新聚集地,總體規劃面積92平方公里。
“北拓”的戰略決策使貴陽高新區和原本游離于高新技術產業圈外的貴陽市白云區結成“對子”,一種“上合下分”的建設機制迅速構建:兩區擁有同一個最高決策班底,白云區將主要精力放在沙文生態科技產業園建設的社會治安、征地拆遷、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上,貴陽高新區則在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中全力沖刺,在加快沙文生態科技產業園建設的大構架下形成“尖刀團+大后方”協同作戰的格局。
“我們定的規矩是‘上工序不能影響下工序’,規劃建設審批要確保征地拆遷范圍、征地拆遷工作要確保開工條件、開工項目要對應建設進度時間表。”宗文表示,一切工作都采用倒逼機制,誰滯后誰負責。在這種要求下,沙文生態科技產業園的“八通一平”工程建設全面超過進度要求。
宗文表示,“上合下分”的機制不僅使雙方在園區基礎建設上配合默契,而且在招商引資、產業規劃、土地利用、思想認識上逐步趨同,形成了“成果共享、資源共用、規劃共通、環境共創”的“四共理念”。
白云區除了全力支持貴陽高新區建設外,還構建了鋁及鋁加工、裝備制造、食品醫藥等產業園區。兩區將各自招來的項目按照產業特點一起進行布局。2010年12月31日兩區19個重點項目同時開工,其中貴陽高新蘭亭高科有限公司年產29萬噸改性、乳化、再生瀝青系列產品項目研制的新材料人造瀝青填補了國際空白,而該項目就是經貴陽高新區招商引資落戶白云區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2011年1-6月,貴陽高新區招商引資境內市外實際到位資金11.4億元,同比增長78.11%,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完成財政總收入3.11億元,同比增長100.1%;地方財政收入1.64億元,同比增長154.9%,創下建區19年來最快增幅;貴州省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7.37億元,是該省下達的年投資計劃16.01億元目標任務的108.5%。
“一區三園”齊頭并進
“解決了體制機制問題,貴陽高新區的發展進入‘填空’階段,‘一區三園’的發展思路及產業格局逐步清晰。”宗文表示。
新天高新技術工業園位于貴陽市烏當區新添寨,規劃面積1.31平方公里,由火炬工業園、東風生物醫藥工業園和云錦高科技產業園組成。園區以“三線企業”調遷為契機,按照“依托軍工、聯合院所、扶持民辦”的發展模式,聚集了振華科技、匯通華城、萬江機電、新天光電、時代沃頓、健興藥業、新天藥業、天安藥業等高科技企業,初步形成了以光機電一體化及現代制藥為特色的產業基地。
2001年啟動建設的金陽科技產業園規劃面積4.02平方公里,由于貴陽新客站建設的需要,園區2.36平方公里土地區位調整到沙文生態科技產業園,現有面積1.66平方公里。經過10年的建設和發展,金陽科技產業園引進了斯奈克瑪、皓天光電等一批高科技企業,聚集了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貴州省煤田地質院等科研院所,建成貴陽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貴陽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園、貴州火炬軟件園和貴陽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園等孵化器。當前,金陽科技產業園正實施“騰籠換鳥”工程,重點發展高端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全力打造“五中心”,構筑技術、人才、資本、信息等創新要素聚集高地和核心動力圈。
沙文生態科技產業園2009年4月啟動建設,是貴州省一類工業園,是貴陽市十大園區之一。園區先期規劃面積為17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為92平方公里,是按“綜合性、園林式、生態型”要求規劃建設的生態科技產業園,著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四大產業基地。截至今年6月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投資16.89億元,金蘇大道1-5標段已建成通車,麥沙大道及金干南路、麥蘇路等園區主次干道正加快建設。
兩年再造一個貴陽高新區
“我們要在兩年內再造一個貴陽高新區,五年實現翻三番。”宗文表示,貴陽高新區設定的這一目標不是能不能實現的問題,而是必須要實現的問題。
為實現跨越式發展,貴陽高新區謀劃了“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發展路徑,依托大項目集聚上下游相關企業帶動產業聚集;以主導產業的龍頭企業為核心,聯合中小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中介服務機構,緊緊圍繞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力爭建立鋰離子電池材料及動力電池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金屬合金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促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核心企業向專業園區聚集。僅2010年貴陽高新區就安排1.7億元技改資金,大力扶持中航集團、泛特爾生物等十大技改提升項目,同時積極推進翔明科技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直流源平板式PECVD系統等十大創新孵化項目建設。
宗文介紹說,在招才引智方面,貴陽高新區也不遺余力。為加大產業人才聚集力度,貴陽高新區先后制定出臺了《柔性引進兩院院士暫行辦法》、《鼓勵和扶持留學歸國人才創業若干措施》等文件,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引進高層次人才、知名外國專家和扶持留學歸國人才創新創業。為進一步鼓勵研發,今年6月30日《貴陽高新區鼓勵設立研發機構的實施辦法》出臺,凡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在貴陽高新區設立研發機構,可享受免征營業稅、財政補助地方所得稅和最高一次性100萬元的補貼等優惠。
目前,貴陽高新區聚集了國家復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精密微特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擁有工程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58家;建成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貴陽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貴州火炬軟件園、貴陽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園、貴陽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園等孵化器。其中,貴陽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被認定為省級科技人才培育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基地,貴陽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園被科技部認定為大學生科技創業見習基地。目前貴陽高新區共有留學生創業企業17家,博士創辦企業20余家,大學生創業企業151家。
“十二五”要增大體量謀創新
“高新區不一定要有很大的產值和規模,而應該真正成為自主創新的龍頭,在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上發揮引領作用。”宗文強調,高新技術產業要真正在高新區發揮引領作用,必須講求速度和效率。具體來說,一靠作風、二靠方法、三靠執行力。“貴陽高新區上下必須樹立扎實苦干的作風,講求各種鼓勵產業和企業發展的正確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執行力,這樣才能在實踐中搶出速度”。
2010年,貴陽高新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443億元;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達51家,占貴州省的42%;科技部認定貴陽高新區為貴陽國家電子元器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工業與信息化部授予貴陽高新區首批國家(貴陽)片式元件產業園稱號。
在成績面前,宗文冷靜而理性,他表示:“貴陽高新區雖然取得了不俗成績,但與先進高新區相比,我們還存在經濟總量小、發展速度慢、創新能力弱等問題。”
宗文打了一個比方:“桌上如果有幾盤菜,你可以調整一下菜品,可以有素菜、肉菜、甜點和湯,但是如果就兩個菜,無論你怎么調整也只能有兩種類型。以此來形容貴陽高新區當前所面臨的結構調整再合適不過。”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向“十二五”,貴陽高新區正全力構筑核心動力圈、產業聚集圈和商務服務圈,打造廣泛吸引各種發展要素的平臺。宗文表示,“十二五”期間,貴陽高新區將力爭地域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50%以上,到“十二五”末,地域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確保完成600億元,力爭突破700億元,奮力沖刺1000億元;技工貿總收入確保完成1000億元,力爭突破1500億元。貴陽高新區將努力成為大規模吸引各種發展要素的平臺,成為貴陽市乃至貴州省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區域,成為貴陽知識密集度最高、產業最集中、人居和創業環境最優的現代新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