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證券日報
中電聯一份五大發電集團前7個月火電業務虧損180.9億元的報告,讓業界一陣唏噓。火電企業的現狀堪憂。而在市場煤和計劃電的夾縫中,上調上網電價仍是緩解電力企業虧損最為直接的方式。
但是,繼續上調電價阻力不小。“電力行業作為事關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其價格的微小波動也會引發巨大的連鎖反應。7月份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5%,創下37個月以來新高。目前正處于CPI從巔峰回落的關鍵時期,在此情況下發改委不會上調電力價格。”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
由此,煤電聯動再次被提出。解決煤電矛盾的關鍵仍是推進以煤電聯動機制為重點的電力價格體制改革,當下這種脫離了實際市場供求關系的官方定價扭曲了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并非長久之計。
電力企業積極儲煤 庫存仍緊張
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對于火電企業來說,已經成為常態,年年都會出現,年年都會緊張。
緊張的同時,則是冬天還沒過去就開始儲存夏煤,夏季剛過火電企業就開始儲冬煤。火電企業的庫存則是長年緊張。“目前庫存有些緊張,山東的多個電廠已經開始儲備冬煤。”華電國際(2.94,0.00,0.00%)董秘周連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開始就得每個月都存一些,積累個三到四個月。電煤緊缺,不可能短期內準備好,就得通過長期準備以緩解天冷時的燃料壓力。”
火電企業在燃料儲備方面為何全年如此緊張?在周連青和一位電監會人士看來,實際緊張情況存在的同時,市場傳遞出的電煤短缺的信號也給電力企業帶來了心態上比較緊張的壓力,由于擔心高峰期電煤不好買,隨之就會出現企業為儲備充足的燃料很早就開始動身。
“近幾年,經常出現的情況是,還沒進入夏季,電力企業、電力部門就緊張的不得了,討論迎峰度夏的對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監會內部人士表示。
市場的緊張信號,引起電力企業心態的緊張,由此,人為的短缺,人為的抬價,不可避免的就出現了。
其實,煤價的高漲市場的因素之外,供方需方都有責任。“現在,多數電力企業在燃料供應這塊,重點合同煤之外,購買市場煤也占有一定的比重。這部分電煤的價格就不固定了。”一位煤炭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在煤炭緊缺的信號下,火電企業為了確保高峰時期的用煤量,自然會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尋找煤炭、購買電煤中,從而帶動市場緊俏。再加上買方賣方人員從中進行一些私下交易,這些都會對推高煤價起到很大的影響。”
人為的原因之外,社會用電量的增長也是主要的因素。發電量增加,燃料需求自然增加,庫存自然緊張。根據中電聯報告統計,今年一、二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1.7%,其中6月用電量達到3965億千瓦時,接近上年8月份的月度歷史最高水平;各月用電量增速均在10%~14%,仍在較快增速范圍內。
燃料要保證,還要提前儲備,這對已經處于虧損狀態,負債率極高的火電企業來說不易于火上澆油。而最直接緩解這種現狀的就是繼續上調上網電價,今后上網電價是否能繼續實現上調?這個問題各方意見不一。
繼續上調電價遙遙無期 再提煤電聯動
“現在每個火電廠的壓力都是很大的,煤價上漲、資產負債率高之外,來自于環保、節能、水等等各個方面的壓力也不小。”上述電監會人士表示。
而在最近又有媒體報道,環保部《火電廠污染排放標準》8月底前后將出臺,新標準將對火電廠排放污染物的標準要求更加嚴格。
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由200mg/立方米調整為100mg/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限值調整為100mg/立方米,煙塵將執行30mg/立方米的排放濃度限值。同時,標準將新增重點區域內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和燃煤電廠汞排放限值等內容。
“這樣一來,就對本來環保壓力就比較大的火電企業來說,提出的要求更高了,這部分成本也會同時上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力行業分析師對記者指出,“如果國家在這方面能有相應的補貼,給火電企業還能減少一些壓力。”
除此之外,多個火電企業背后都背著很重的債務負擔。“火電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企業,機組的建設會需要大量的資金,而解決這部分資金光靠企業自身的現金是不夠的。”華電國際董秘周連青指出,“而火電企業虧損這么嚴重,從資本市場上拿錢很困難,債務直接融資起步慢不能成為主流,只能采取從銀行貸款這種間接融資的方式。”
企業盈利困難,那么,長期的債務積累也會越來越多。
面對火電企業艱難的現狀,上半年國家曾多次上調電價,但對火電企業來說,似乎只是杯水車薪,很難扭轉虧損的局面。而目前看,最直接的緩解方式仍是通過上調上網電價。電價能否實現繼續上漲卻是個問題。
“短期內發改委上調上網電價的可能性不大。”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7月份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5%,創下37個月以來新高。目前正處于CPI從巔峰回落的關鍵時期,發改委需要嚴格控制任何可能導致CPI上漲的因素。電力行業作為事關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其價格的微小波動也會引發巨大的連鎖反應。在此情況下發改委不會上調電力價格。”
而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火電在國內發電中的比重達到75%,解決用電,必須解決火電,必須使火電積極動起來。解決火電問題,要不上網電價上調,居民銷售電價不變,由國家來補貼電網。并且這個容易辦到,因為都是國家的。要不就是下調煤炭價格,雖然煤炭是地方的,不太好做,但是政府的力量是可以辦到這件事情的。
林伯強同時指出,雖然政府也很為難,但政府必須想辦法,現在電力企業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大了。
二者同時指出煤電聯動的必要性。均表示,推進以煤電聯動機制為重點的電力價格體制改革是解決煤電矛盾的關鍵。脫離了實際市場供求關系的官方定價扭曲了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并非長久之計。(記者胡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