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作為一種節能商業模式,能夠幫助能耗企業實現對節能項目的“零投資”,以實現節能服務公司、能耗企業以及環境效應的共贏。合同能源管理(EMC)引入我國已有15年,但是這種商業模式一直以來在中國的發展卻并未如所愿的那樣成功。
2010年4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民銀行以及稅務總局四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通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在中國的發展。事實上,在《意見》出臺之后,相關部門又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文件,2010年以來,文件數量之多、內容之具體、力度之大,屬歷年之最。很多專業人士認為,這將是我國合同能源管理產業快速發展的新起點。
在各項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我國節能服務企業數量巨增。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公布的數據,到今年3、4月份第二批備案的節能公司已經有983家,現在進行第三批備案,預估今年年底可能會到1500到2000家。節能服務業雖然實現了數量上的爆炸式增長,但產值卻增長有限。從整個能源領域的節能狀況看,規模和深度遠遠不夠。甚至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與財政部共同拿出支持節能服務公司發展的20億資金,都未能完全發出去。合同能源管理的推進,仍面臨種種制約因素。
首先,用戶對于合同能源管理的認識不足。國家在這方面發布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沒有把節能看做國策之一,沒有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創新機制,沒有看到是實施節能的重要途徑。甚至一些企業也把合同能源管理僅僅看成了設備銷售的分期付款,使得這項業務并未像想象得那樣受到歡迎。許多用能單位對自身用能的狀況、對可以應用的節能技術、節能空間和節能效益知之甚少。不知道自身浪費了多少能源,不知道有多少被浪費的能源可以利用,不知道由此可以產生多少效益,對節能效果也持懷疑態度。所以在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的同時,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節能企業樹立有影響力的示范工程,加強效果宣傳不可忽視。
其次,缺少行業規范、標準。合同能源管理業務,在中國發展的一大障礙是難以確定節能量,如何來評估節能效益。歐美等國外發達國家,因為長期比較重視節能,所以已經有比較系統的標準計算能耗,也就是計算節能量的標準和方法,而且標準已經非常具體化。而在中國由于缺少獨立的第三方對項目節能量進行評估,用戶和節能服務公司對節能效果說法不一。 節能結果認定風險是EMC項目面臨的一大風險。由于缺乏第三方的參與和監督,容易造成EMC企業過于夸大節能技術的實際效果,而反過來,耗能企業則容易出于利益的考慮否定實際節能效果。
再次,目前我國節能服務產業仍規模較小,發展水平較低,對于節能服務產業和節能服務公司來說,要著力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要加強技術研發,拓寬服務領域;要提高服務創新和市場競爭的能力。要盡快建立健全行業的自律機制,在規范中發展,在發展中進一步規范,把整個產業做大做強。
此外,建立完善的節能服務企業融資機制,財政獎勵政策需要進一步落實,地方政策與國家政策應保持一致,防止節能服務公司的不公平競爭,小規模節能服務公司得不到政策扶持,合同能源管理執行力不強等都是當務之急。
發改委有關官員日前表示,"十二五"期間,節能服務產業將結束目前的推廣階段,進入快速發展期。未來五年,國內節能服務公司有望突破1000家,產業規模將達3000億-5000億元據測算,形成1噸標煤的節能能力至少需要投資2000元。在目前的技術和經濟條件下,全國的技術節能潛力有6億噸標準煤。要挖掘這些節能潛力,節能投資需求達12000億元。可見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場潛力著實巨大。在中國蹣跚十五年的合同能源管理開始了新的征程,可以預見企業之間的競爭大幕已經徐徐拉開,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其中。
由于自動化產品在節能增效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自動化企業也在積極開拓中國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在此方面業界巨頭西門子首當其沖。面對中國企業在節能資金及風險方面遇到的瓶頸,西門子公司推行三種節能業務合作模式:直接業務模式、與節能服務公司合作模式以及西門子自身作為節能服務公司與金融伙伴合作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第一種模式資金方可以是第三方租賃公司,也可以是西門子財務租賃公司;第二種和第三種模式即是節能績效保證合約,也稱“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這種全新的合作模式可以幫助客戶在實現節能的同時把風險降到最低水平。 2006年西門子在中國首次實施了烏蘭水泥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之后又成功實施了秦嶺水泥等多項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作為“能效管理專家”的施耐德電氣,也是合同能源管理的積極推動者,在智能建筑、電力等領域已小有成績今年施耐德電氣與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簽署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拉開施耐德電氣在中國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能源管理服務的序幕。
在中國自動化行業,以如英威騰、智光電氣等變頻器企業為先,已開始合同能源管理領域的探索,雖然這些企業在這一領域經驗仍顯不足,但具于產品和項目工程經驗的優勢,而且這些企業多為上市公司,在資金上也比國內當前的中小節能服務公司更有保障,其發展勢頭也不可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