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能源報
2015年前,穩定年產12套左右核島設備和常規島汽輪機、發電機和相關輔助系統設備的生產能力
9月19-21日,2011中國國際核電裝備展覽會(以下簡稱“裝備展”)在北京舉行,國內外多家裝備制造企業參與了此次展覽中的產品展示、貿易洽談、技術交流、學術研討等活動。
記者從展會現場及之后舉辦的中國核電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了解到,此次裝備展參展商以國內企業居多,核電央企中只有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參展。而核電裝備的國產化、自主化仍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裝備蛋糕“瓜分”明顯
“國產的主管道、反應堆壓力容器等設備值得一看。”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徐玉明向本報記者表示。
記者注意到,國內幾家裝備巨頭在此次展覽中均有“主打牌”:一重和東方電氣的展臺突出展示其制造的百萬千瓦級核電反應堆壓力容器、渤船重工和二重主推AP1000主管道模擬件、上海電氣則突出了百萬千瓦級核泵閥。
“關鍵設備幾乎都是央企做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占據的份額很小。在外界看來,央企做的都是大設備,我們做的是小零件。”一位民營企業參展商告訴記者。
“核工業體系不同于別的,占山為王的現象非常嚴重,圈子又小,供應鏈大都是定向的。如果不是明確的大發展局面,參會者是不會在這種展會中收獲什么訂單的。”一位業內工程師向記者透露。記者9月20日再次去展會時也發現,各展位前問津的人已很少,多位參展商也表示,幾乎沒有簽單。“拿到訂單跟決策層意志、采購商的意愿都有關系,更何況國內核電運營商對國內設備仍然普遍不信任。”該工程師表示。
另外,此次展會中地方政府和協會“組團參展”也是亮點,其中包括煙臺市核電辦組織的煙臺核電相關企業和臺灣核能級產業發展協會組織的臺灣企業。
煙臺市核電辦副主任張安明向本報記者表示,煙臺市將依托海陽核電這一核心,打造萊山、海陽兩個核電裝備制造園區,大力發展核電裝備制造、技術研發、核電配套服務三大產業。
“現在煙臺已經具備核電設備配套能力和配套潛力企業達20家,正在發展成為依托AP1000核電技術,集核電設計咨詢、設備制造、技術培訓、核電旅游為一體的研發、制造、培訓和服務基地。”張安明介紹。
上海閥門五廠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富成告訴記者:“國內做核級閥門的企業較多,但是各有分工,如中核蘇閥做大口徑閥門,而上海閥門主要做小口徑閥門。但是上海閥門廠會逐步開發大口徑閥門。”他還表示,去年上海閥門廠簽訂了陽江核電和防城港核電共3000萬元的訂單,而上海市核電辦的重視和支持起了很大作用。